探究奔赴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奔赴未来美好前景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5153 浏览:117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中职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生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能够加强对个人、职业、社会的了解;中职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更体现了其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与强大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对策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也在不断地扩大规模。
但是,大规模的建设并不能解决其本质的问题——学生。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厌学、缺乏诚信、择业盲目、对社会和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面对这种情况,中职生首先应该树立自信、完善自我,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根据制约因素与外界机遇、自身发展潜力与现实条件变化的预测,确立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方向,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制订的学习计划、发展计划等具体进程与策略。
在我国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通常为三年,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其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来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结构,使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

二、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如下特点:

1.缺少可操作模式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缺少统一评价标准以及操作模式,职业生涯规划的随意性较大,无法确保规划的效果。由于学生与家长对职业的规划和选择都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使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很多学生选择职业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好朋友选择了这个职业而跟风。

2.缺乏专业性

中职教育教学的开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有企业经历的专业教师的指导与参与,
而仅仅由德育课教师来进行指导,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要求和就业前景的了解,是德育课教师不可比拟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缺少专业教师的参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缺乏系统性

中职生的生涯规划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其规划仅体现在德育课或者新生入学中,而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贯穿中职生在校生活与毕业后的跟踪过程,这就造成规划内容与实际执行的脱节,影响职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三、立足专业、自我定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核心,而做好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学好本职专业,为入职打下牢固基础。我们以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为例进行介绍,该专业学习的理论内容对中职学生而言又难又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及时应对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从学生自身、专业教师、德育课老师、家庭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例如组织学生到重汽、汽修厂、汽车美容店、车行参观学习,使学生对汽车制造及检修所包含的具体职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解此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有哪些,不同的职业有哪些不同的要求,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让学生将这种紧迫感转变为学习专业的动力,让这动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并且为本专业所需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来说,我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间表大致是这样的:一年级学生完成自我定位和对专业的初步了解;二年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深入了解各个就业方向并锁定目标单位群,从而为进入目标单位开展实习活动进行铺垫,并提升综合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过程。

四、自我定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各种负面心
理:勉强心理、职业心理定势、自卑心理以及依赖心理。具有勉强心理的学生觉得随便找一个工作就行,反正自己也找不到好工作;抱有职业心理定势的学生将找工作的范围锁定在所学专业;
抱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竞争力;抱有依赖心理的人认为找工作可以靠父母,自己不用那么辛苦。形成这些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中职学生没有直接接触实际工作岗位,所以,对未来工作岗位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活动来消除学生的消极意识。例如:可以安排学生与目标单位接触并讨论,对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初步讲解;还可以安排在校生与毕业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初步的就业意向;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深入到企业中走访、上网收集信息等,了解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最新动态。校方还可通过一些本行业的知名企业,向学生提供该行业的能力要求、综合素质要求、基本需求等内容,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意识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初步确定就业方向。
另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价值观、能力、性格等因素,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以及岗位需求的变化,指导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中职学生的年龄正处于15~18岁之间,该年龄段具有特殊性,其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时候容易被一些表象所掩盖。因此,青少年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对此,德育课教师可借助例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受企业欢迎的、权威性的性格测试。在进行性格测试前,注意选择适合的地点和时间,推荐地点最好选择在自己家里,时间则在周末早上八点左右,头脑的清醒和环境的安静有助于性格测试获取较为准确的结果。当性格测试得出结果后,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合理校正测试结果,专
业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这样通过清晰的性格分析,才能做好明确的自我定位。

五、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1.设计合理阶段,达到能力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信息化网络遍布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学生应尽可能利用网络,对自己求职有帮助的信息进行搜索,从企业的招聘信息中取得目标岗位的工作能力要求和内容等,并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将这些能力要求逐步分解,进而通过如从业经验、职称、执业证书、学历等,对每个发展阶段的预期成果予以明确。

2.路径灵活,应该具备替代选择

必须在个人的专长和兴趣之上建立个体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否则就会绕了弯路,舍近求远。一定要将延续性、相似性维持于我们在职业或工作的变动中,不应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使个人的竞争优势牺牲掉。同样以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为例,这一专业的学生刚就业作为学徒时,无论在工作强度还是薪资待遇方面都差强人意。有些学生就想先找一份营业员或是服务生的工作,觉得相对干净工资也高,但一段时间之后,专业知识遗忘殆尽,想再干本行业的难度就更大了。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对于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要求一定要尽量保持内在相似度。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中职生能够适应就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校应该加强同用人企业的合作,德育课教师也应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对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个性化指导。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职业技能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课程,还可积极为学生争取专业实习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提前接触业内人士和了解企业提供便利。学生对自己应该充满信心,通过在校期间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教师、家长的协助下,通过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奔赴未来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薛璇,丁顺前.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建构中职生理想人格:对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理想人格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3(1).
严淋渭.如何提高中职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13).
[3]张阿敏,徐大真.中职生问题行为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3(1).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