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负面影响课堂小组讨论对某些学生负面影响大纲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6045 浏览:161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和实践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把小组讨论的课堂设计作为课堂程序的一部分。在课堂内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形成小组讨论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分析能力、答辩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能力。但同时对某些缺乏自信、勇气的学生慢慢就养成依赖性,在没有老师和同学的提示下自己不能独立审题或思考。课堂小组讨论,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师讲生听”的授课模式。
现在城乡各所学校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也证明了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优良效果。我们西藏城乡的中小学都在倡导使用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而农牧区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硬搬这种教学方法不去领悟课堂小组讨论的多样性,就会把课堂小组讨
论变成一种形式,只是评优课中显示自己落实新课改的成果,但却达不到小组讨论的目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小组讨论的实践
中,我们经常发现优等生侃侃而谈,中等生偶尔有见解,而学困生往往是欲言又止,有时甚至干脆沉默不语,自己做自己的事。整个场面会出现优等生频频发言,学困生不发言,更使他们脱离课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切成就的基础,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自信心能使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凡是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事物都能增强力量,课堂学习中那些优等
生受到老师的鼓励后,无不对自己充满极大的信心。争先恐后地占领课堂中的发言权,而那些学困生以及老师极少关注的学生缺乏
自信,正是这种自信的缺失使得他们卑微怯懦,唯唯诺诺,而且习惯了这种差别,久而久之,不善于思考,更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农牧区中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应根据教学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差别来设计讨论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都能发言,而且分小组时也要注意小组的分法。

一、问题的难易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除藏语文外,其他科目都由汉语授课,西藏农牧区学生区别于市内学生的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许多农牧区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虽然在心里会产生对问题思考的内部语言,而当他准备发言
或表达他所思考的成果时,却不能把语言组织好,也就没有自信表达自己的见解,慢慢就不愿意思考,只喜欢听优等生发言,以及老师的总结,慢慢养成依赖于老师的提示,默认于优等生的见解,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每个小组所设的问题都应有所差异,对于优等生要较难,特别是对学困生要根据他们的学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较易的问题讨论,使他们能激起自信心,慢慢让他们喜欢思考,发展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知道自己能行。但问题的难易程度应有所适度,也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
“特殊照顾”,而是让学困生感到自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分组,关键是学困生与中等生成为一组,让学困生有发言的机会,而不能让他们跟优等生一组,使他们没有发言的机
会,从而使其失去自信心。

二、不能每个问题都设置成小组讨论

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西藏农牧区中学的课堂教
学中,每个问题都设置成小组讨论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农牧区学生的认识层面以及汉语掌握情况不一样,这样在一堂课中效率并
不高,特别容易对学困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压力越多信心就会慢慢消失,学生就会摇摆不定,没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农牧区中学生的特点组织好小组讨论的过程、设置好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中等生的参与,让他们感到他们也是集体的一分子,他们也有话说,教师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一定要细心找出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下次小组讨论时就会积极参与,发表见解。

三、小组讨论之前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片刻

在农牧区中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喜欢小组讨论。因为小组一讨论,什么都解决了,这样养成跟着别人思维走的习惯。这种学生,时间久了慢慢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后,先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只要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才会有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同时养成遇到问题就能思考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地学习,自然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