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5975 浏览:186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文本
0450-9889(2013)02A-0027-01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感丰富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该学科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尝试与体会。

一、挖掘文本的资源

苏教版小学摘自:写论文www.618jyw.com
语文教科书精选的课文文质兼美,内容丰富多彩,注重人文和德育的渗透,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借机说教和灌输,应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正确情感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如教学《负荆请罪》,精读课文后,笔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组合排练这个小话剧。同学们排练得兴高采烈,在交流表演中,“小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风采,“小廉颇”诚心诚意悔过的精神被他们演得惟妙惟肖。这样,他们就能在表演中体会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廉颇的知错就改这两种品格,学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又如《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爱如茉莉》诉说着在平常小事中的真爱是那么动人;《轮椅上的霍金》让孩子们明白了只有不断探索、勇敢顽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

二、抓好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材料。如“学会拒绝”让孩子们懂得当别人对自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自己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时,应该学会拒绝;“学会解释”告诉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被别人误会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心平气和地说明原因;“学会申诉”教育学生我国公民的财产、合法权益如果受到侵犯,应该及时申诉。这些内容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载体,又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非常有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花心思上好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

三、精心设计小练笔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成为其引导者。“动手写一写”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契机让学生进行习作或小练笔,鼓励孩子们“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教材中有“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主题活动,还有“向父母表达真挚谢意、学会感恩”等作文内容。笔者借助这些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能在习作中倾吐心声,另一方面又锻炼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日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在其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而教师则可通过评改学生的日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例如,安排每周一、三、五的课前两分钟为经典诗词诵读时间,而每周二、四的同样时间则是名人名言诵读时间。名人名言中涵盖了许多有关诚实、宽容、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学会感恩等精神内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利。通过诵读,孩子们学到了不少名人名言,这些名言的意义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笔者还开展“谈理想”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上台说说自己的理想,并将自己的“理想小树叶”贴在教室黑板旁边的理想树上,以此勉励自己为理想不懈奋斗。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与正常的教学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教材重新审视,一定能发现新的教学视角。
(责编 黄鸿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