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师友“师友互助”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35670 浏览:1602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618jyw.com
师友互助,简单的说就是把全班学生一分为二,数学成绩优秀的做师傅,数学较弱的当学友。上数学课时,师友同桌坐在一起,课堂上,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如果几个师傅都不会,则需要老师讲解。这样,通过学生帮助学生,兵教兵,亦师亦友,实现师友成员双赢。具体的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师友的划分

1.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日的表现,把学生分为A、B、C、D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按照A与C,B与D的搭配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合、搭配,在这其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异质配合,力求师友之间在智力水平、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性格因素、交往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同时还要考虑师友两人之间的脾气、性格是否融合,是否有利于双方的进步与发展。
2. 师友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学生在某一时间段的表现和学习状况,进行随机调整,可将表现好的学友调整为师傅,将表现不好的小师傅调整为学友,这样动态的管理,调整为小师傅的学生会有成就感,学习劲头会更足,而调整为学友的学生,会感到紧迫感、挫折感,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奋起直追,达到和谐、竞争的良好风气。
3.有的小组成员因为性格、脾性不和产生摩擦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或者把他们分开(我认为此法不是良策),或者重新组合,或做好其思想工作,继续互助合作。

二、“师友互助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以新授课为例)

新授课有五个环节,分别是课前自主预习——堂上师友交流预习、互助释疑——预习展示、掌握要点——分层训练、共同提高——总结归纳、及时评价。

1. 课前自主预习。

具体操作:教师编写预习提纲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相关的概念、定理和例题,并做不同层次的预习检测题,明确自己的疑难问题,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应有的准备。
实践感悟:刚开始,发现有部分学生预习作业没有很好的完成,这就说明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能遇见了阻力或出现了懈怠。这时,课堂节奏要缓下来,甚至一课时的知识可以用两课时完成。如果是预习中遇到了阻力,我们就要和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出现的问题原因,并合理的引导、启发,指导学生预习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因为懈怠,那我们要很好的给学生上一上思想课,让他们真正了解预习这一环节在“师友互助”课堂的重要性,如果不预习,上课就会出现惘然或让别人牵着鼻子走,非常被动。

2. 交流预习,互助释疑。

具体操作:根据预习提纲,在教师的指导下,师友互相提问与这节课相关的知识,包括概念、例题、预习检测题的掌握情况,并相互交流自学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巡视,参与师友间的交流,通过了解小组自学情况,掌握整体学生预习情况。并观察各师友的交流情况,对交流积极、投入的师友给予表扬。
实践感悟:在刚开始的时候,师友之间的交流不够积极、不知道该如何交流。这需要教师培训好师傅,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由老师先培训出全班最优秀的十个左右的大师傅。老师做好指导,尽快让他们上手。再由他们去培训第二批师傅。也可以集中培训,比如老师可以针对一些共性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或者是比较典型的问题、重难点问题等老师也在全班示范讲解一下,然后让师傅再给学友讲;然后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可以个别培训,单独指导师傅,随时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充分调动师友互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预习展示,掌握要点。

具体操作: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或者由教师提问、师友回答的方式展示预习的成果,或者让预习充分的师友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就本节课的重难点向全班同学讲解,其它学生补充。老师适当点拨或有针对性地讲解,帮助突破重难点,并规范解题步骤,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感悟:为了充分调动师友两人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只有师傅举手,而学友不会,那么,老师绝不会找这位师傅回答。必须是师友都举手,才有资格回答问题。这样,就要求师傅必须教会学友。同样学友也非常卖力的听师傅讲解,否则就太对不起师傅了,让自己的师傅没面子。这种“连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友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师傅”帮扶“学友”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