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效激趣引思求高效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17799 浏览:805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探求;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创造潜能”两大方面举例作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激趣;有机结合;高效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教师,应该把激趣、引思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作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探求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达到“会学”、“善学”的目标,才能让初中语文走向高效。

1.疑中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如《背影》教学片断:(1)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是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的说是面部表情,因为表情是丰富的,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2)《背影》“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独辟蹊径写背影,为什么呢?学生进入疑境,就来了兴趣,在探究中,有的学生说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背影”体现的老境的“颓唐”;有的说,家境惨淡,父亲奔走谋职,还不辞劳苦,送儿子上北京,爬过铁路艰难地为儿子买桔子,“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烙下的印象深刻:有的同学还画了四幅背影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感人的情景。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段落等,教学中,我们要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

2.对比激趣

世界上事物总是相联系的,在初中语文教学孤立、片面地理解理解会走入歧途,必须借助相类似的阅读材料,在对比、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理解。
如:《范进中举》教学片断:.找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语言、动作描写的地方,并加以对比,然后讨论:为什么胡屠户前后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对比中,学生发现胡屠户那前倨后恭、见风使舵的势利形象是那样的栩栩如生。
在教学中要运用相互联系关系密切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3.双关激趣

一弓两箭,一语双关,把两个相关或通常通常不认为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激趣效果,它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理性的推理、创意,扩大思维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辐射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如《孔乙己》片断:教师用悲伤的语调说:“孔乙己,科举的畸形人,身心两残,别人用脚行走,他却用手离开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教师一边说,一边轻轻擦去黑板上“孔乙己”三个字。
在这个片断中,轻缓地拭擦,创造性构成了视觉上的悲情效果,加上语言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当然,激趣方法,并不就是上面所列举的三种,这里只是举一出隅而反三,在语文教学中,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语文课才会活起来,激趣的效果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调动起来。

二、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创造潜能

思维是初中生智能提高的中心,初中语文教学更应倾向于学生分析性、创造性以及实用性思维教学,通过讲授、提问、小组讨论、资料查找、信息共享、情景模拟等方式方法,逐步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实现初中语文思维层次的教学,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思维培养的基本原则

思维培养,必须着重把智力、创造力和思维情感三者统一起来;要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尽可能地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提高的过程中的变化和体验;教师要利用较多的鼓励性评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思维和想象结合

思维是主体对信息进行的能动操作,思维的过程,也是信息内容的处理过程,包括接收、加工、储备与传递的过程。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在思维的过程中,如果不展开想象,不知内化,学生就不可能进入意境。想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人类运用了储存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断和设想的形式。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要靠思维与想象的结合来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如《金色花》教学片断:(1)师:画面中,我们仿佛想到失踪了一天孩子,却始终与妈妈在一起。请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妈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从文中找出佐证吗?(2)变换语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变换标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想象一下与原文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驰骋在自己思想的广阔空间,翱翔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天地,从而在语文的百花园里绽放出姹紫嫣红的想象奇葩!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训练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将思维和想象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上出语文的特色,上出语文的高效。
参考文献:
王文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方法例谈[J].成才之路,201

1.(12).

朱明丽.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6).
[3]唐燕.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成功(教育),2011.(2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