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对接高职院校与市场对接方式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26333 浏览:1204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院校面向人才市场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业已形成共识,但专业如何与市场对接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提出了“专业与行业对接,方向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能力对接,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对接”的四对接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实施思路,分析了该模式实施面临的两大困境,并提出了高职教育产品市场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市场;对接模式
1672-5727(2013)01-0012-03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轨的背景下,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已成为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大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抓手。其根本点是如何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专业市场定位及课程体系重构。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对接至少存在三种观点:(1)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2)专业与岗位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对接,即“以岗位定专业、以能力定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应用。(3)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即“学校与产业对接,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师生与岗位对接”。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提出专业与市场“四对接”模式:专业与行业对接,方向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能力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
专业与市场“四对接”模式的内涵

(一)专业与行业对接

所谓专业是高等学校教学系部的一个学业门类,传统的专业是按学科体系设置的。由于学科型专业不适合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提出了专业与市场对接的要求,即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或调整专业。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相对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其内涵较为宽泛和笼统,一般指比较大的经济门类。由此可见,专业与产业对接只是指明了专业建设的范围和方向,却难以实现具体专业与产业的实质对接。
与产业相近的另一概念是“行业”。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与产业相比,行业更强调同质性,既可能是产品生产的同质性,也可能是技术或过程的同质性;既可纵向分类,也可横向分类。行业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富有弹性,使用也更灵活。比如,家电维修可以称它为一个行业,但称它为一个产业就不太合适。正因为如此,“专业与行业对接”和“专业与产业对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从专业与市场对接的思想变成了专业与市场对接的行动。

(二)方向与岗位对接

高职院校专业与行业对接虽然解决了专业定位问题,但由于高职教育本质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之后需要很快进入就业岗位,因而最终还是要解决专业与岗位对接的难题。在学科体系中,专业方向是专业学科分类的二级或学科类,是科学研究的具体领域。因此,只有在研究生阶段,才出现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在专业中设置若干专业方向,完全是为招生就业的需要,有意或无意地将专业方向与职业岗位相衔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岗位技能。
专业方向之所以能承担专业与岗位对接的角色,是专业方向与岗位具有共同或相近的特点,主要有:(1)可变性。专业方向设置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及时调整。(2)具体性。岗位是以事为中心设置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专业方向中的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也是具体和明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复合性。一个岗位可能需要多种行业知识和技能,而一个专业设置只能面向一个主体行业,专业方向则可以设置一些边缘课程或交叉课程,服务于复合型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在一个专业中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表现为一面多点的空间体系结构。学生毕业后,既可通过“点”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也可在“面”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专业方向这个桥梁,较好地解决了专业与岗位不对称性带来的对接难题。

(三)课程与能力对接

课程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的基本单元及其进程与安排。在学科体系中,课程是按学科知识来划分的,每门课程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专业与市场对接,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定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来选择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根据能力类型,可以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术的能力,强调能力的应用性、针对性。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三种能力构成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有机整体。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可以单独设立课程加以训练,但更多的是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在训练专业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入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使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成为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细分,专业能力可以分为通用专业能力和专用专业能力。通用专业能力通常是从事某个行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总称,与之对应的课程模块我们称为专业课程模块,含传统意义的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甚至还包括一些公共基础课。专用专业能力,也称为专业方向能力或职业岗位能力,它是从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分解出的知识和技能的总称,与之相对应的课程称为方向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方向课程模块构成一个专业平台、多个方向板块的双层课程体系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

课程与能力对接,意味着高职教育课程需要推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目前,争议比较大的是所有课程都需要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吗?是否所有的课程都能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项目是能力训练的基本单元,项目使课程由静态的知识课程转变为动态的活动课程,通过听、思、看、说、做、读、写、画等多种动作或行为协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笔者认为,目前的争议不是要不要实现项目化课程,而是如何实现项目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衔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强调的是工作任务来源于现实工作岗位任务的分解和再现。这里至少有两个困难:一是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即使相同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也是不一样的,那如何来选取工作任务?二是完成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需要营造企业工作环境,但多数学校目前条件还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依据专业课程模块和方向课程模块的划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按两个层次实施:第一,在专业课程模块中,教学内容与虚拟的工作任务对接,所谓虚拟的工作任务,它可能是真实工作任务的片断,或者是几个真实工作任务的合成,甚至是为了教学需要由教师虚构的。虚拟工作任务面对的不是岗位的真实,而是教学的真实,即虚拟的工作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于专业教学的需要。第二,在方向课程模块中,教学任务则是来自于真实岗位的工作任务,或者说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方向课程模块,由于课程少、针对性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通过教师和工程师相互,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学校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改革。
专业与市场“四对接”模式的实施思路

(一)专业开发由行业主导

专业开发包含两个层面:第一,根据行业技术发展或行业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专业名称;第

二、通过制定行业人才标准(知识与能力标准)确定专业标准。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视角,由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再由工作任务划分能力领域,此乃专业开发的主要内容。当前,这项工作通常以高校教师为主,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高校教师主导专业开发存在先天不足:高校教师的出发点是教学需求,不是行业岗位需求,即使吸收企业专家的意见,也只是教学需求的补充和完善。因此,行业需求应由行业提出,专业开发应该采用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共同完成的模式。
由行业来主导专业开发至少有两个优点:(1)专业培养目标趋于合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行业需求的人才,会由行业提出人才需求标准,专业建设只要按照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即可,能大大提高专业建设成效。(2)专业培养目标会相对统一。虽然目前有些高校也请企业专家进学校参与专业建设,但企业不代表行业,企业人才标准相对于行业人才标准往往过窄过细,即使是同一行业,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因此,不同学校专业建设目标差异性很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性相对较差。而由行业完成行业人才标准的制定,能确保各高校的专业人才目标相对一致,从而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
专业标准是专业开发的重要成果,也是专业建设的指南文件。专业标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专业名称、专业岗位或岗位群、行业人才标准或职业资格标准(主要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技能证书要求、学历和学制要求等)、专业教学条件标准(师资、设备、经费、实训实习基地等)。

(二)课程开发由学校主导

课程开发,是专业标准框架下的课程体系设计,具体包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毕业标准四个阶段。广义的人才培养方案涵盖专业标准、专业教学计划、毕业标准,甚至包括课程标准。本文采用狭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概念,仅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不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属于专业标准回答的范畴。
准确地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包含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两个层次,由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手段(课程体系)、培养方法和培养环境与条件等要素构成。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解决方案的概念模型,定义了人才培养的路径图。课程体系结构则是人才培养解决方案的逻辑模型,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设计分为课程设置和课程序列化(即拓扑排序)两个层面。其中,课程设置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知识和能力覆盖模式,即在列出主要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已知课程组成一个课程集合,要求课程集合是覆盖所有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最小集;另一种是知识和能力集成模式,即将所有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归纳整理,生成包含所有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多个子集,并要求子集之间不存在交集,在此基础上为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618jyw.com
每个子集设置一个新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更强调集成模式的应用。至于课程序列化则定义了每门课程的前驱和后继关系。
教学计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也是人才培养的物理模型,即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量化。在教学计划中,要确定每门课程的性质、学期课时、周课时、考核方式、学期分布等内容,具有可读性、可实施性和可维护性。课程标准则是教学计划的重要附件,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指标两大模块:教学目标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教学范围和深度要求,考核指标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评价指标体系。
毕业标准是专业标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是课程标准的综合集成,也是衡量一个学生通过培养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
课程开发应以学校、系科或教研室为单位,成立课程开发管理机构,建立课程开发团队,明确课程开发任务,建立和完善课程开发管理与监督机制。对于方向模块课程,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共同决定课程设置,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三)课程实施由教师主导

制定课程标准后,应建立由专业任课教师组成的课程组,课程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方案。目前,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通常被混为一谈,笔者认为,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需求,回答“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大纲则是课程教学解决方案,回答“怎么教”的问题,重点是教学内容中教学单元或项目的设计及学时分配。当前所说的教案应该是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具体到每个单元或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授方式的设计。备课笔记包含了详细讲课内容和具体讲授方式。弄清楚上述区别,就可明确各自责任:课程标准是由专业建设中的课程开发团队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则是由课程教学组制定,备课笔记或教学课件由教师个人完成。专业与市场“四对接”实施困境与对策
专业与市场对接,前提条件是专业教育必须是产品,并具有商品特性。然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不是一般意义的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在于用人单位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但不是教育产品的直接购买者,而直接购买者——学生和家长,却不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其角色是教育产品的投资者。学校作为教育产品的制造商和提供者,必须面对招生市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场和就业市场两个市场。虽然这两个市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的制约,但两个市场的交易主体不一样,招生市场的主体是学生和家长,就业市场的主体则是用人企业。那么,专业与市场对接是与招生市场对接,还是与就业市场对接?这是困境之一。虽然从教育产品消费者角度,专业应该与就业市场对接,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首要目标,但高校如果受直接经济利益驱使,自然会迎合招生市场,专业建得好不如专业炒得好。其二,倘若专业与就业市场对接,高校却不是就业市场中的交易主体,无法直接获取用人单位的具体诉求,加上就业市场是一个松散型的自由市场,高校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用人单位群体,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实现专业与就业市场对接?
专业与市场对接的实质是教育产品走向市场。为了应对学生(家长)——高校——用人单位三种角色的复杂关系以及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的松散性,我们应借鉴普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从“B(高校)—C(用人单位)”的直销模式,改为“B(高校)—B(行业性人力资源开发商)—C(用人单位)”的间接销售模式。但行业性人力资源开发商不是单纯的商品批发商或销售商,它是人力资源战略开发商,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提出专业需求,制定专业(人才)标准。
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标准就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或称为行业订单。行业订单除行业发展趋势、专业(行业)人才需求数量外,重点是专业(行业)人才规格及质量标准。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专业标准就是人才投资指南,再结合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实施条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学生自身兴趣,就可进行投资决策,做到根据专业标准先选专业,根据学校教学产品质量和教学条件再选学校。
教育产品市场化,在发挥行业订单作用的同时,需注重企业订单的作用。行业订单是一种宏观的指导性计划,企业订单则是一种微观的指令性计划。实施指令性计划,应充分发挥专业方向的作用,通过专业方向,实施专业人才培养与具体的企业或岗位对接。在处理宏观和微观之间关系时,专业和专业方向设置原则是“少专业、多方向,稳专业、变方向,宽专业、窄方向”。
教育产品市场化,还必须实现教育产品制造过程工程化。按照工程管理的思想,专业需求(专业标准)的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设计、课程标准的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有各自的开发主体、各自的工作目标,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因此,必须改变当前专业需求分析、专业方案设计和专业教学实施均由教研室承担的专业开发机制,努力扭转由此引发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不规范、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培养质量不稳定的不良结果。
经过十多年的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专业建设已由数量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在此过程中,对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大的建设成效。本文提出的专业与市场对接模式是对高职教育模式的探讨,希望能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姜大源,吴全全,等.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胡适明.“三层对接”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10(2).
[3]阮艺华,刘兰平.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标准开发[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1):65-68.
作者简介:
许秀林(1965—),江苏如皋人,南通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
无论真实的自我是如何奇怪或令人惊异,我们必须敢于做自己。
——梅·莎顿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