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革新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5906 浏览:138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就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我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设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基本的应用能力,既关系到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专业课程学习的支撑,也涉及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否适应岗位实际需求。所以,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课程体系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目前也面临着挑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 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几年来虽然我们做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该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新生水平存在差异

我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高中信息化教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已经非常熟练;而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存在很少接触计算机的情况;理科学生的计算机技能相对文科学生会好一些。

2.无法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有所不同,按照统一的学时和教学要求授课,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上课出现上网、打游戏等现象,教师无法很好管理所有的学生。

3.教学跟着等级考试走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通常要求开课之前填好教学日历,然后按计划施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自主性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局限性也使得计算机延续教学难以实施,最后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弱。教师忙于按教学日历跟上教学进度,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培养。
而学生学习公共计算机课程,很多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由于目前很多学校计算机等级证和挂钩,使任课教师陷入“怎么讲”和“讲什么”的迷茫之中,两者难以兼顾。
● 教学改革模式与探索
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立体化全方位的发展,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及应用能力都得到了扩展与提升。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希望能够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非计算机类的学生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方法。

1.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

在我校,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1学分22学时(理论6+实验16),全程采用机房授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课的形式。我们已经在全校201所有专业的学生中正式实施,由原来“以教师为主导讲授为主的集中授课”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按照课表安排的上机时间去指定的机房上课,按照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要求自行上机练习,课程配套的考试系统,开放让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可以自主练习和测试。教师每次课去机房辅导,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状态和程度,解答学生疑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集中讲授。

2.大基课程教学及考试方案

从2012级新生开始,大基课程取消集中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报名参加考试。在这个中心思想指导下,需结合针对每个新生教学班考量生源素质、学校机房实验室资源、任课教师资源、学校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最为合理、细致、稳妥的教学方案,推进课程顺利运作,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建设自主学习评测系统、完善多元化教学资源

针对该课程的自主学习评测系统是推动课程进展的关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评测系统自测水平、发现问题,开展自主学习以解决问题,包括题库建设和评测系统功能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也通过评测软件对学生实现分层、分流,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实现多元化教学,包括优秀的教材编写、评测系统的题库建设、文本课件、视频课件、课程网站建设等。

4.撰写具有全新特色及创新教学模式的教材

依照学生的思维方式铺陈教材内容,全面记录、总结了学生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阐述知识点,令学生感到非常实用。明确针对于目前课程使用的学生练习及考试使用的评测软件题库,深入分析评测软件题库,全面归纳了题库中涉及的知识点,总结了学生常见疑难问题,归纳了学生常犯的错误,教材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学生会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自学任务。适用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迅速查阅到自己的兴趣点。

5.引导新生尽快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习策略

由于多数大学新生自主学习意识淡漠,如果直接将其置身于完全的自主学习环境,往往难以适应。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从他控逐步走向自控的渐进过程。引导学生发掘学习需求,保持学习兴趣,树立符合个体的学习目标。同时监控并引导学生合理控制学习进度,从宏观上控制教学进度,通过各类反馈信息判断个体学习进度的合理性,并引导其调整至合理的进度。鼓励学生有意识地把学习策略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6.采集教学反馈信息,分析教改成效,研究教学理论

将学生课前信息和教学反馈信息等方面信息作为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断校正教学内容的依据,据此修正课程教改的方向。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积累、分析、理论研究,建立各项引导策略,包括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学习需求,保持学习兴趣;如何监控并引导学生合理控制学习进度;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学习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做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等。
● 总结
通过这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实践,我们的收获是:加强了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目标的认识,加强了教师的执教能力,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作量。我们通过构建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立体多元化教学和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自由上机、电子阅览室等上网获取学习资料,并可以在考试系统中进行自测练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教学效果。在针对201学生的465份问卷调查中,有316份认为课程学习内容有所收获,对教学效果认可率达到了68.7%。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这门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开展。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在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中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问题。
参考文献:
訾秀玲.突出能力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69-72.
向昌盛,周子英.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讲座式教学法的初探[J].Computer Education,2009(1):46-49.
[3]杨小艳,张海娟.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6):4924-492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