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意外教学“意外”促我成长怎么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23972 浏览:108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课堂中我们总会碰到各种“意外”,教师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意外的生成,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灵感的火花和生命的活力。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课堂“意外”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课堂;意外;课程资源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的行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不再是“教案剧”的演出,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科学课堂教学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无论怎样精心的设计,总免不了“意外”的出现,如实验现象的意外、学生回答的意外、学生的插话等。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意外,把意外转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使师生同时获得学习的愉悦,共同享受课堂的乐趣呢?最近在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探究碱的性质》第一课时,碰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

一、情境再现

师: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碱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下面我们来做一下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现象:碱溶液使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师:碱溶液除了能使指示剂变色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吗?
生:碱能与酸反应。
师:请举个例子。
生: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反应。
师:你们能看出它们反应的现象吗?
生:不能。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
生:用酸碱指示剂。
师:如何操作呢?
生:在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点酚酞。(教师操作)
师:溶液变成什么颜色了?
生:红色。
生:再滴入盐酸。(教师边滴边振荡,发现溶液瞬间呈无色)
师:这说明什么呢?(我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们)
这时一个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发现你刚才将酚酞滴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两支试管都变成了无色。”这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我原本以为他肯定会说出我想要的答案,那就是“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刚好发生了反应”,可是他突然冒出了这一句话。我看了看刚才装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两支试管,真的呈现无色。这是怎么回事?以前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为什么无色酚酞滴在碱溶液竟会变成无色,如果有此现象,你就不能用此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怎么办?我在问自己,不能因为这个原因把课停下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想问问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②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的缘故;③可能是试管没有洗干净,还有少量酸。大家首先排除了②的猜想,因为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后的产物Na2CO3溶液也显碱性。针对猜想①和③,学生配制了新的酚酞试液,换用新试管重做实验,可“意外”依旧。这时我的手心直冒汗,学生也一头雾水,我清了清嗓子,说:“非常抱歉,老师也解释不了这个原因。”我的话还没说完,有一学生马上就说:“没关系,老师你等一下去查一下资料,再来告诉我们。”我为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学生感到欣慰。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得知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当pH>8.2时为红色的醌式结构,但这种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遇到较浓的碱液,会立即转变成无色的羧酸盐式。

二、课后反思

1.专业知识储备不够

浙教版《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内容,教材的改革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新教材中的新实验与旧教材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如不认真学习,不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不预先了解、掌握新教材的内容,就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而现任教的大部分的科学教师都是单科专业的,在专业知识上会存在很多的不足。

2.实验没有注意细节

在上述的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始终没有朝着预设的方向,结果整堂课就无法顺利开展。这就告诫我们要注意细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抓住主要因素,更要抓住细微之处,在自己已经做过的、未曾做过的那些科学实验中,一定还隐藏着尚未被自己注意、发现的细节问题。

三、认识提升

1.利用“意外”,保护好奇心

好奇心是探索求知的动力。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们要因势利导,将他们的好奇心理引向正轨,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2.利用“意外”,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产生“意外”实验现象的原因很多,若教师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实验现象不加以利用,浪费了这些可贵的教学资源,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意外”,激发学生的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当好领路人的角色,鼓励其对这些“意外”实验现象进行探讨,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此过程中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利用“意外”,融洽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应该附耳倾听学生的“声音”,如果教师长期无视学生提出的突发性问题,这节课是顺了,但可能与学生的距离也远了,学生以后对一些意外也就熟视无睹,课堂气氛也就如死水一般。
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这就意味着教学将会有更多的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不确定性”。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当教师的预设之外的内容生成时,教师要敢于打破课前已经设计好的框架,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策略,跟上学生思维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