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课余基于教育审视中小学课余体育活动技巧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27625 浏览:1228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余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提高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思想品质、体育意识的第二课堂。本文从教育的本质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出发,探讨中小学课余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旨在为中小学课余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理清认识上的障碍。
关键词:中小学;课余体育;教育学
21世纪是科学革新飞速的年代,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年代。当今的青少年学生正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应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强调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和相互沟通的同时,更要重视体育教育在学生心理体验和道德品质完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教育的本质及学校教育的功能

1.1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是生命个体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载体。依据其对象、任务、内容和形式特征的不同,教育一般被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2学校教育的功能

学校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少年和青年。主要任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知识和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其教育功能主要有:

1.2.1学会认知

“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1.2.2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窄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学会做事,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1.2.3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会共同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2 学校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越来越少,肌肉能量的付出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青少年体育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学校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从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3 课余体育在现代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课余体育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其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掌握和运用健身技能与方法、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3.1课余体育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课余体育与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实际的问题紧密联系的,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可以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同地个性得以合情合理的张扬,自身的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锻炼意志品质。课余体育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接近生活、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等特点,便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便于采用讨论式、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方法,培养正确的健康观念。

3.2课余体育有助于文明校园的建设

课余体育使“快乐体育”得到广泛的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文明校园的建设。体育教育活动本身应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因此,让学生自发、自主的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则是通过满足学生们的运动从而使其产生运动的乐趣来解决的。课余体育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体育活动使“快乐体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快乐、求知的校园文化恰是文明校园的核心价值诉求。
4发展完善中小学课余体育的建议

4.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随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和“终身体育”等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我国体育课程要确立了促进学生科学锻炼,达到“增进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性质定位;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大局关注课余体育的整体发展,突破不同学校不同的体育教育模式,追求辖区内学校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618jyw.com
课余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中学体育教育的优势,加大课余体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识,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课余体育的活动队伍中。

4.2积极开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余体育活动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氛围对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并根据自身的体育资源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格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以求不断扩大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包括个人意志品质的锻炼、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对精神文化发展的追求。正确把握课余体育在现代中学体育教育中的特点和作用,使体育教育的新理念能够充分落实。
参考文献: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范立仁,顾关蓉,王华悼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20(2)
[4]王家宏,王维群,陆阿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23(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