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林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实践教学基地探索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28173 浏览:1240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湖南农业大学对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其建设举措是“一个目标、两种途径、三方管理、四维保障”。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主要特征是班系集中安排实习、无缝隙对接功能、广高深参与公共生活。经过多年努力,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与社会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培育了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形成了互惠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实践教学基地
1673-8381(2013)04-0030-05
2011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目标就是培养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上提出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教学投入,强化实践环节”,“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合作育人和文化育人,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开创我国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有解决农村公共管理及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依托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是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下同)信守“理念创新、资源共享、校府共赢、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牢固地立足于学生“判、守、写、说、做”5项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遵循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构建了一个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校内课堂与校外机构相结合,创新项目、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高水平卓越农林人才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动了我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

一、 建设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的举措

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可行的途径、有效的管理和切实的保障。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建设原则,探索开拓“校府共建”、“校社合作”两种途径,采取校内、校外和学生自我三方管理模式,建立师资、时间、空间、经费四维保障机制,构建了以长沙市芙蓉区政府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为核心,以湖南省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局及其辐射网络、县乡基层政府、香港山旅学会为支撑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

(一) 一个目标: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应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具有信念坚、品德优、知识丰、本领硬、责任重5种优秀素质,在长期服务“三农”中具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5种超强潜质,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业做强,带动农村发展,综合素质卓越的“五优五强”拔尖创新实用人才。搭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目标就是要紧密围绕“五优五强”的素质要求,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醇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

(二) 两种途径:“校府共建”、“校社合作”

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它是实现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开展“校府共建”、“校社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赢。一是通过有组织地参与政府大规模项目,有效实现校府合作。学生通过参与一些项目,不仅可以收获实践知识,而且能够提升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实习,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互惠共赢成为该院校府合作的基础,也使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618jyw.com
得校府合作成为该院高水平实践基地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二是通过志愿性的双方互动交流,有效实现了校社合作。与香港山旅学会等社会组织的长期合作是校社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典型。通过校社合作这一模式,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类非营利项目,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坚定了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 三方管理:校内管理、自我管理、校外管理

规范高效的管理是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学院通过完善“校内、校外与学生自我管理”,既达到了集中实践的效果,又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安全有序。第一,实施规范化的校内管理。校院两级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学生管理制度等。在实习过程管理中,采取一对一的双师制,即校内与现场指导老师共同指导,为高标准、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二,实施互动性的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进入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是学生首次独立的走入社会,参与社会管理,各类社会问题、矛盾、诱惑都是对学生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能力的测试,学院鼓励学生通过自我管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二是学生团队的合作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将学生组合成实习团队,建立团队管理制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互助精神。第三,校外基地管理。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院与各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定了《实习教学基地管理规定》,建立现场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机制,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 四维保障: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和经费保障

当前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缺理念、缺经费、缺场地、缺师资”问题反映在实际上就是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欠缺的问题。因此,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四维保障机制,即师资保障、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和经费保障。在师资保障上,一方面学院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在实习单位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现场指导老师。校内指导教师包括专业指导老师和全面育人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包括现场工作人员及其上级领导。在时间保障与场地保障上,学院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周与暑假相连接,这样可以使学生拥有较充分的实习时间。另外,在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的协议中,明确了基地职责,要求其确保每年接纳实习生的人数,并提供有效的岗位,同时也给予了基地的灵活处置权,可以根据每年不同工作重心和项目重点,灵活安排实习时间。这样,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安排机制解决了实践教学缺场地的问题,并使岗位的安排都是有效而实用的。在经费保障上,除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经费外,校院两级均配套设有专项实习经费,用于开拓实习基地、补贴学生实习费用等。同时,在双赢基础上的校府合作和校社合作机制的作用下,实践基地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补贴,主要用于学生实习期间的交通费和食宿费。 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618jyw.com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