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价值归旨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13009 浏览:499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人的社会化,既是社会学的重要议题,也是教育学的根本归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因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当代教育的内在诉求为切入点,论述“基础”课的价值归旨在于推进大学生社会化,并在当前的“基础”课教学中反思不足之处,探讨提升课程质量与时效性的方法,力求实现“基础”课的超越与重构。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社会化
1674-9324(2013)36-0149-02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对此提出了精辟论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大学生社会化——现代教育的内在诉求

美国社会学教授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并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简单来看,社会化就是指个体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着个体生命的始终。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大学生的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后备军,承担着社会发展开拓者的角色,这是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青年群体的特殊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性,据此,有学者提出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以社会影响为主要背景、以高等教育传递为主要媒介,接受社会教化、学习社会文化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社会的过程;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期待的引导下、在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相统一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无论对大学生自身还是对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事业和人生的重要起跑线,大学阶段的社会化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跨出大学校门后能否良好地适应社会并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迅速形成并稳定的重要时期,通过大学这个“小社会”,青年学生由对社会一知半解的状态发展成为熟知社会规范的成熟的社会人,从而成为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得以实现的后备力量。

二、“基础”课——推进大学生社会化必经路径

1.“基础”课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的政治立场趋向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出发,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习得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知识和能力,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理性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政治情感的互动过程。大学生能否获得正确良好的政治社会化,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政治道路能否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能否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良性的运行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真正得以实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改革的产物,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基础”课突出表现为:“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都旨在帮助学生确立国家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政治学和社会学学科交叉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最终目的都是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是非观念,使之具有较强的政治警惕性,在扑朔迷离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活动中,能够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最终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基础”课促进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大一新生是每一个高校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学校新一代的主力军,这一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第一,生理上逐渐成熟,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第二,心理矛盾突出,处于人生观成型的初始阶段,从心理学上来看,这个阶段被称为“心理断乳期”;第三,角色定位不清晰,角色冲突激烈,既进入了追求成为“独立人”的自我觉醒时期,又明显带有“后中学时代”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大一新生处在一个矛盾重重却又急于寻找自我的人生关键时期,“基础”课的开设无疑成为了大一新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场及时雨。“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都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个体角色和社会角色,在矛盾的冲突中求得积极的自我调适,以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角色定位去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并通过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大学生的角色社会化起到加强、引导和教化的作用,有效推进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
3.“基础”课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方面,道德人格的良好发展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特定社会所肯定和践行的道德和道德价值内化为自身自觉的道德信念与行为的过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城市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有着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激烈的冲击,一方面,道德教条要求大学生省察克治,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物欲横流又刺激着大学生尚未稳定的人生观。由此,道德要求与社会现实的二律背反导致大学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自我冲突,甚至是方向的迷失。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内在的包含着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引导与教化,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都明确的指向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问题,旨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使大学生遵守社会功德、维护公共秩序,自觉抵御社会上蔓延的不良意识形态,从而顺利实现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4.“基础”课促进大学生通过法律知识学习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成为“法律人”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渐学会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并为现存法律体制所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的法律态度、法律信仰、法律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个体认知自身所处的法律环境,并利用和改造这一法律环境的过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法治进程中,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立足我国当前的法治现状,凸显法治问题,对法治教育提出了新思想和新主张,把党的法治理论提升到新的境界,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加快法治建设的思想纲领,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课正是承载着这样的社会使命,旨在帮助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树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思维方式,推进大学生的法律社会化。
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内在要求。人既是生物层面上的存在,更是社会层面上的存在,在法治社会中也是法律层面的存在。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法治社会的主力军,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认同并遵从我国的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树立法律之上的意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却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教育,从而出现一些大学生对法律一知半解的情形,“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恰好可以帮助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树立起基本的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其中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的教学主旨正是有效推进大学生法律社会化。

三、审视与反思——“基础课”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不足之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梦想走到现实,需要大量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高质量社会化人才,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梦”的后备军——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质量。然而,近几年来,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我们常可以看到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这种对社会的不适应,更多地表现在社会化程度的欠缺方面,而非专业技能的不足,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敲响了警钟,而旨在培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基础”课,无疑承载着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教学使命,反思“基础”课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更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为社会建设提供更优秀的后备人才。
1.部分“基础”课教师自身社会化程度不高。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是执行教化任务的主体,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执行者。出于“基础”课的特点,“基础”课教师的社会化程度对大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然而,部分“基础”课教师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在教学中单兵作战,照本宣科。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致使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存有走过场的应付心态,这些都势必影响到“基础”课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与引导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课时数而对课堂教学带有敷衍了事的态度,那就与教学的本质背道而驰了。孔子有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先天素质是差不多的,后天环境中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于学习和教化,由此可见,担任着教化使命的教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课教师理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化程度,紧跟时代的脉搏,探索教学的规律,促进课堂的时效性,尽量对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进行身教与言传,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2.教学方法落后,灵活性不够。在现代教育中,课堂教学几乎成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听取教师的课堂教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主阵地,是教育过程中最具基础性与持续性的教育手段。然而,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致力于培育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制观的“基础”课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力求用“90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的直观感受;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感受;采用现场观摩的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大学生对社会行为的亲身亲历;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教师独白式的单调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植入的教学手段,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呈现声音和视觉相交叉的多层次体验。“基础”课教师应在不断的教学体验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法和教学规律,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化注入新的活力。
3.社会实践环节相对薄弱。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力途径,可以帮助大学生突破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对大学生活单纯性的有效补充。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知、情优秀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意、行多个方面互动的过程,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必备桥梁,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印证和深化课堂理论的必经路径。然而,在“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实践教学的保障资源有限,使得实践教学的环节往往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实践,知和行难以得到统一。部分高校对“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经费和人力等方面都缺乏投入,出现了“基础”课教师单匹马力不从心的情形,结局往往是在举步维艰之中草草收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挫败感不仅打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难以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源于: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