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渗透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16344 浏览:701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们已习惯于用“工具性”这个词来概括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中的“人文性”特点,使得语文教育功利色彩浓厚,而忽视了语文学科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我们常说现在的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对教师不尊重、与同学不团结……其实是在呼唤我们应对学生多进行一些人文教育。
联合国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指出:“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思想的影响,他们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没有兴趣,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因此,反思教育,解悟“人”字已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的语文教材包含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层次,涉及丰富的文化现象,潜藏着深刻的文化实质。其中,中国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是它的人文精神,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中国文化里,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他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承担着社会责任,这种情况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表现为一种乡国情怀的主题

首先,表现为强烈的爱国、报国之情。“楚臣去境,汉妾辞宫”,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对国家的执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著深情。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愤之情,被后代文人引为忠君爱国的典范,他那虽九死而不悔,上下求索的精神,被我们反复吟唱。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无不表现出一种民族精神。从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林觉民的《与妻书》到陈毅的《梅岭三章》、陈然的《我的自白书》,都表达了这种爱国、报国的情结,这是民族自豪、自爱、自信和凝聚力的心理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这种基于民族土壤上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心田,让他们胸怀祖国,用一种“大我”的情愫代替一种“小我”的意识。其次,与对国家的爱恋相连的是乡土情怀。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乐府诗集》,随处可见对故国、故乡的思念这个永恒的主题。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寓个人情怀于故国的荣辱中。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胜迹中引起对故乡的思念,想望故乡而不可见,乡情与辽阔的江水同为迷茫的情怀。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他关心的是那少年往事中的一树梅花,故乡意味着那值得怀念的青春岁月。郑振铎在旅欧途中所作的《海燕》中,“乡愁啊,那轻烟似的乡愁!”唤起多少海外游子对故国、故乡的思念。《(还乡楚)自序》中刘庶凝不由感慨:“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故乡是人生最后的,也是最美好的归宿。
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教材中,无不透着与故国、故乡相连的情结,这正是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好切入口,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从各种文学作品中解读什么是中华民族,什么是炎黄子孙,我想这种情感的体验远胜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在课堂教育中,我们要深入挖掘“语文”的内蕴,理解我们本土文化凝聚的精神,这也正是理解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础。在文质兼美、悲壮激越的本土文化中受到陶冶,这是我们不朽的人文文化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胜于说教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人文教育中的亲情主题

爱情和友谊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对美好人生追求的又一主题。从《诗经》中的《上邪》到《乐府诗集》中的《孔雀东南飞》,都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从王实甫的《西厢记》到白朴的《梧桐雨》、洪升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以至到《刑场上的婚礼》,都给我们精神上的震撼,为人类纯洁的爱情而感动。行旅怀思,赠答送别,无代无之。“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古人所说的“诗可以群”,李白与杜甫、元稹与白居易的那种对于友情的真诚执著,把朋友的命运视同一己而为之废寝忘食、为之忧思的故事,感动着千万读者,方志敏与鲁迅的“同志的信任”激励着多少革命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亲情催人泪下的力量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我国文学中反映的这种浓郁的爱情、友情、亲情,乃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凝聚力的润滑剂。在青少年或多或少地受到“拜金主义”影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金钱化、功利化的今天,对他们进行崇高的爱情观、纯洁的友情观和合乎人伦的亲情观教育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三、人文教育中对人生感悟的主题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里,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大量的对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上是对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作为个体的生命,最终要逝去,但作为“人”却是永生的。个体虽然逝去,而人世永存,犹如川河与水的关系,水流不断,今日之水,已非昨日之水而川河却依旧。草木春华而秋露,历万世而常然,此种人生感受,在《兰亭序》中得到充分表现。曹操的《短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精神实质,都是对人生的感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人生感悟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总之,在我们的文学教材中,执著而深沉的爱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深味人生的理性思索,都是我们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点,它表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对社会的责任感,既是对个性生命的张扬,也是对群体的认同与依恋。
教育,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学习。做人、成人的问题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问题,就是人文教育的问题,是塑造基本人格的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天理良心”“是非善恶”都颠倒,满脑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身流氓习气,蛮横无理,还谈什么崇高的爱国情怀!
在我们的实际教育工作中,不仅应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而且更应该重视人文精神内核的塑造。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才不至于走入唯智轻德的误区。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