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浅谈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气氛营造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5600 浏览:173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导语营造气氛法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新颖的导语艺术,创造出与课文相适应的情境气氛来,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求知的,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去。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导语的:“1976年1月8日,是世人难以忘怀的日子,一位伟人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大地哭泣,草木含悲,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1月11日,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在长安街深冬寒风里,整整伫立了四个多小时,哭别伟人的遗体前去火化,一阵阵哭声,一双双泪眼,从北京医院到八宝山的路上,一层层人群像河床一样,即使车队过去了很久也不愿离去,那场景真可谓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最庄严、最壮丽、最撼人心魄,也最让人肝肠寸断的场面,
人们悼念这位伟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这样饱含深情的导语,营造了一个庄严、肃穆的情景氛围,学生的情感会自然而然地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提示课文,把握基调,一切都显得得心应手。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是十分注重课前渲染气氛的,它给文章定下感情基调,以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

二、朗读营造气氛法

朗读最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作示范朗读,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悲壮、或波澜不惊、或汹涌澎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静止的感情转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如同亲眼目睹蹒跚的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时那催人泪下的背影,聆听到妤婷那发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自肺腑的对祖国挚爱之声,沉醉在“康桥”那波光里的“艳影”,做到以情感人,从而在教师、学生、作者之间营造感情共鸣的良好气氛。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用一种缓慢、深沉、略带伤感又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作品中所特定的那种低沉、苦涩、凄凉的气氛中去,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动,并从中受到教益,理解了“天下父母心”。

三、音乐营造气氛法

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同的音乐曲调往往能表现不同的意境使人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把音乐带进课堂,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从而产生许多奇思妙想。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直接给学生播放现成的歌曲,也可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音乐的伴奏下,歌唱家杨洪基那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得学生未进入词境就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学生会自然设想一代文豪苏轼面对滔滔江水会抒发一种怎样的情怀,这就激发学生的热情和。

四、影视营造气氛法

影视以其直观性深受学生喜爱,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电影、电视等手法进行情境创设,则可在较短时间里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创造的情感氛围。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播放电影《上甘岭》片断,志愿军战士克服缺水缺粮的极其艰苦的条件,在上甘岭进行了一场英勇壮烈的战斗,通过观看,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体会到志愿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
语文教材不少课文都选自文学名著,这些名著有些拍成电影电视,教学时可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镜头放给学生来观看创设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教《白毛女》可以直接观看电影《白毛女》片断;教《孔乙己》可以直接观看电影《孔乙己》,教《再别康桥》,可以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断等。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气氛营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它的价值会得到更多教师的重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