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房间“有风景房间”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4016 浏览:128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让语文课堂成为一间有风景的房间”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新课程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决定了教师在讲读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由文本、课内向生活、课外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成为打开学生语文学习天地的一扇门窗,成为一间有风景的房间。
在现实中,一方面语文教师对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新课标意识不断增强,语文课堂新貌焕然,令人欣喜。另一方面,不少老师盲目跟风,为拓展而拓展,为延伸而延伸。课堂上的拓展延伸成了作秀的“绣花枕头”,也令人忧虑。本文拟从拓展点、拓展形式及拓展原则三方面对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做些探讨。

一、立足文本,由此及彼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文本和课堂教学而言的。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是“例子”就要用好。拓展延伸也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拓展点应立足于何方?“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
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时精心选好拓展点,使拓展的面与课文的点有机结合,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可从以下二方面入手:课文相关资料,课文内容主题,文体和生活。

1.向课文相关资料拓展

与课文的相关资料主要有三类。
一是作家资料,包括作者生平及其作品。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彰显着他们的人格魅力。了解作者生平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了解苏轼“历典八州”的人生经历,让学生透过“承天寺夜游”对苏轼被贬谪黄州后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加深理解,触摸到一颗旷达之心。同样的还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文章。另外,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作,但窥一斑不等于观全豹,不妨借课文,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可以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向《朝花夕拾》延伸。另外,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也有差异,可以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让学生有更多文化的积累。
二是课文背景。与当时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或有特定的政治背景的文章,可向其写作背景延伸。
三是课文鉴赏、评价文章。苏教版的教师用书提供了很多别人的鉴赏文章,也可以让学生写学了某文、看了某书之后的读后感。

2.向生活现实延伸

生活是一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林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潮海,风云雪雨,天体运行都是活的书。活的人、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变化,都是活的宝库,便是活的书。”语文学习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应冲出教室,冲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因此课堂上可以向新闻消息、学生的个人经历、独特体验等方面延伸。

二、不拘一格,“拓展”生花

只要是对培养学生的评议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帮助的形式我们都可以选择。
1.从时间上来看,有课前的拓展延伸。比如预习新课时,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搜寻有关信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等。有课内的拓展延伸,即在课堂上进行。有课后的拓展延伸,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石壕吏》一文学习后,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写成记叙文或短剧。

2.从地点上来看,有教室、校内的,也有街头巷尾、田野山林、公园博物馆等。

3.从形式上而言,更是五花八门。课堂上的拓展延伸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类:①阅读,主要是对相关内容文字的浏览,以获取信息或增加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讲述,学生结合课文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社戏》一文可让学生讲述自己看戏的经历。③辩论,针对文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在不同意见的撞击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如针对《奇妙的克隆》中克隆人的利弊进行辩论。④写作,往往是针对文中的句式、写作方法的学习,也有课后延伸的作文写作。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捕鸟”动词后,也把一个动作进行分割,用精确的动词来描写刘翔跨栏的过程。⑤表演,对课文进行改写,成为适合表演的剧本,然后由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如《皇帝的新装》、《石壕吏》。⑥展示,学生在课堂内的收获以某一类型的作品来展示。如摄影作品、绘画、手抄报等等。⑦鉴赏,提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文艺作品供学生欣赏、评价,接受艺术的感染熏陶。

三、心中有度,方显天地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要注意以下二点:
1.语文性: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也是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首要原则,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文性。而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思想政治课、音乐美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
2.实际性:语文拓展延伸的方向、途径是无比广阔的。因此,教师应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掌握合适的“度”,必须符合教学实际。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只会让学生掌握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要考虑到教材实际,是不是需要课课拓展,堂堂延伸?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