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口算谈低年级口算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5968 浏览:697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口算数学计算的基本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提供一些口算训练的建议,试图能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关键词】口算训练;方法;材料

一、现状:不容乐观

口算是我们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可是不少教师往往会淡化口算的训练。我对四年级学生的口算现状进行了简单调查。两个班共有84名学生,题目总数是1764题(每生21题),错题数共114题,正确率为92.5%,平均每人要错1.4题。最快完成题目的学生用了2分32秒,最慢的用了5分10秒。在3分钟内完成的学生大约是学生总数的一半。根据四年级的口算要求,学生的口算水平优秀应达到每分钟做对13题,合格为每分钟做对10题。从标准来看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达到合格水平。对其他班级的口算情况也稍做了解,从老师的叙述来看,情况不是很理想。

二、地位:不可小觑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数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计算又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粗略统计,小学数学总课时数1000左右,计算约占700课时。计算是教学中的基础性训练,也是计算中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基本数学方法的训练。计算技能的基础性训练,主要是加强口算和重视基本功训练两个方面。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促发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在小学阶段,口算的重点就是低年级的基本口算。它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有余数的除法。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训练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三、实践:提高计算能力

(一)口算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口算的重要性

口算,源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因此,口算教学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吸取其丰富的营养。教学时安排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口算就是生活的需要,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启动学生学习口算的动力之源。把学生置身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兴致盎然,感受口算实用性。教学的设计也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进行口算,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
让学生认识口算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口算的重要性,加强训练,从而使学生自觉形成口算时要认真、仔细、迅速、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

(二)弄清算理,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达到口算正确与迅速,不仅要掌握口算方法,还必须懂得算理和思路。

1.弄清算理

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8+5=13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8比10少2,求8与5之和,应把5分成2和3,8与2组成10,10加3得13。并画出口算8+5=13的思维过程图。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5+8”怎样算。这样,学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2.说理训练

弄清算理后,抓好说理训练,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问学生“13-8等于几呢?”“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3.找方法,用规律

当学生都能熟练基本口算之后,就应转入拔高训练,即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根据题目的特征,有这样一些方法可以借鉴:
(1)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如:用“凑十法”口算:加数“凑整”;运用减法性质“凑整”。到高年级时,计算时出现小数、分数等,就可以应用连乘中因数“凑整”;运用“分解法”口算。
(2)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如:采用“基准数”速算;首同尾补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的和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再乘以100,再加上两数个位上数的乘积。如84×86=8×(8+1)×100+4×6=7224;首补尾同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速算:用两个数十位上数的积加上个位数的和乘以100再加上两个数个位上数的乘积。如48×68=(4×6+8)×100+8×8=3264;一般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速算:十位乘十位,个位乘个位,将两个乘积写成四位数(不够补零),然后把两数个位和十位交叉相乘的积放在百位和十位,与刚才那个四位数相加。如32×53; 3 2
5 3
1 5 0 6
1 9
1 6 9 6

(三)口算形式多样化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训练,我们在进行口算练习时,形式要符合儿童特点。灵活多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练习时的积极性。
(1)运用口算簿。教师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或把得数按顺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交换改、对得数。这种速算比赛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指名口算,可以按座位顺序算、小组算、横排算、竖排算,像开火车似的一个接一个很快说出得数。
(3)课堂上注重口算训练。课堂上注重口算训练。教师在授课之前,结合本节内容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口算水平的重要手段。
(4)家校结合,和家长参加家庭购物活动。譬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激发、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加强口算,不等于机械重复做口算题,而要做到口算训练的科学化,做到适时、适量、。有效的提供训练材料,选择训练时机,注意训练方法,考虑训练周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只是低年级的事情,应当贯穿于小学(乃至中学)数学教学全过程。而且要与估算、笔算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根据教材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沈阳:辽宁杂志社,2006年7-8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