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与我国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4083 浏览:137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对称是有着于宇宙的一个重要法则。对称、平衡的特点,很早就被我国古人所感知,所以,我国的古代建筑大都讲究对称美,大的如北京的故宫,小的如北京的四合院,如绍兴的台门,其他的如风景园林的布局,等等。对称体现了一种四平八稳的力学特点,是一种气力的平衡,给人以一种整饬之美的风采。这一宇宙的法则也有着于汉语言中,或者说汉语言也体现了宇宙的法则,那就是讲究“对”。
我国事一个诗国,诗又是非常讲究“对”的,整洁的句子,严格的形式,律诗、绝句乃至于古体诗等等,都有这个特点。骈文的语句是讲究对称的。散文以总体上来看语言是自由的,语句有长有短,以形式上来看是不对称的,但仔细浅析,可以看到有很多语句是对称的。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段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赋更是如此,如苏轼的《赤壁赋》等。还有些看起来并不对称的语句,实际上是对称中又有一定的变化和自由,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语言形式实际上是“天……人……”即“天行健,人自强”,所以,看起来是散文句,实在有一种语言上的平衡美。
我国的散文讲究意境的营造,讲究情景的构筑,虽说是体现了中国的美学特点——天人合一,但实质上是一种宇宙意识、一种宇宙法则贯串其中。在文章或诗词中,客观的自然图景与人的主观情志要统一,景物与情思要和谐,两者要对称均衡。简言之,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又是一种“对”。可见,“对”既是一个宇宙法则,也是汉语言的一个法则。
正由于此,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对课”。“对课”就是讲对子,例如“天”与“地”、“雨”与“风”就是对子。即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同时还要求数目字、自然景观甚至颜色都要同类相对才行。鲁迅先生曾回忆自己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以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是当时书塾里用虚实平仄的字相对来教学生练习作诗的一种策略,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就非常重视对课。在三味书屋读书,鲁迅注重思索,对课常得先生的夸奖。先生出了三言的对课的课题:“独角兽”,有的同学对“两头蛇”、“九头鸟”、“八脚虫”、“三脚蟾”等,鲁迅对了个“比目鱼”,得到了寿先生的赞赏。上句的“独”不只是数字,而且有“单”之意,“比”也不只是数字,也有“双”的意思,麒麟来自天上,比目鱼生活在海洋,意思上也是对仗的。后来,寿先生出了个五言的课题:“陷兽入阱中”,鲁迅稍加思索,对了个“放牛归林野”,独辟门路。可见,“对课”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母语练习形式,既有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又有思维练习,可以激发联想、想象能力,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这实在是一项语言的综合能力的练习。可惜在我们当前的母语基础教育中,普遍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对课”的练习,再也见不到了,这是不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失落?
再看我国传统的语文教材,有很多都是用“对仗句”的形式写下的,如《三字经》、《幼学琼林》、《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下面以这几本书中略举一二来说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意思是美玉再好,不精细雕刻,成不了精美用具;人假如不努力学习,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理。玉要雕琢,人要学习。语言形式上采用了对句,“玉”对“人”,“琢”对“学”,“成器”对“知义”,否定词对否定词。
“勤有功,戏无益。”(《三字经》)
这一句也用了对句的形式,勤与戏、有与无、功与益相对,劝告人们,勤奋肯定会有成果,游荡嬉玩肯定没有好处。
“董安于性缓,常佩弦以自急;西门豹性急,常佩韦以自宽。”(《幼学琼林·器用》)
这一句语言上采用两两相对的形式,说的是人的自我修养、自我提醒,给人以很多启发。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幼学琼林·师生》)
这也是用“对句”的形式来写“师生”之间良好的教学联系。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钓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一书是旧时学习旧体诗词的启蒙读物,对于学习平仄、对仗和用韵有很大帮助,适宜初学旧体诗词和学写对联的人使用。
倘若能以传统的蒙学教材、名著精华中选一些对当今学生有用的东西来读,无论是建立一种新的规范,还是学习母语,感知母语的语言规律,扩大知识面,打好精神底子和语言底子,都有积极深远的作用。
语文学习有其丰富的资源,对联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有名的桥都配有对联,如河北赵州桥,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其桥联是:
水以碧玉环中过,
人在苍龙背上行。
这一对联形象地描绘出了赵州桥的雄伟壮观。赵州桥横跨水上,好似苍龙卧波;桥面宽肩阔背、坚固雄浑,恰似碧玉之环,河水汩汩流逝,犹如穿环而过。
墓前也常有对联,如杭州岳王墓前有一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文化内涵应该说是相当丰富的。墓前对联,常对墓中人进行评论,或引出一段历史教训,或启发今人思索等等。
名胜古迹常有对联,对联与风景名胜相照映,风景名胜因对联倍增人文气味。吴恭亨以为:“山川祠庙,非借文人之题咏,即名胜亦黯然失色”,“山河之奇,借文字而益显”(《对联话》)。对联是名胜古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绍兴越王台正对面的半山腰上建有越王殿,两侧楹柱上有“生聚教训功垂于越,卧薪尝胆志切沼吴”的抱对。绍兴青藤书屋有一名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撰此联以自嘲。清代李渔是撰联高手,他在兰溪且停亭题有一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耐人寻味。浙江天台国清寺门口有一副对联:“古刹著域中,创隋代,盛三唐,宗风远播;名山传海外,依五峰,临双涧,胜迹长新。”这副对联道出了国清寺的起源、历史以及秀丽的山光水色。
我国的章回小说的回目大多是用对仗来写的,实际上也是对联的样式,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如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其回目都是用对仗来写的,如《三国志》第四十三回至四十五回的回目“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等等,都体现了汉语言追求整洁规范的对称美、均衡美的特点。
对联是汉语言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具有极高的语文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我们的语文教学最好将对联引入语文课堂,以对联学语文,如将某篇小说、散文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情节和片断内容;对某一区域内的对联进行探讨性语文活动,对墓前对联、桥联或风景名胜的对联进行赏析,甚至给学校食堂、图书馆、寝室写一写对联;也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对课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美的感知力和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鲁迅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