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健康心理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31202 浏览:1442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初中生在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上增加明显,而与此相对应的心理进展却显得相对滞后。目前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他们以出生起就是家庭的中心,受到太多的关注和庇护。进入初中,是他们人生的分水岭,初中阶段是他们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他们开始独立面对诸如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如何看待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何去面对每一次考试等不足。解决好这些不足,都需要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本文以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深入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其健康心理的标准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心理进展的关键期,心理学上称这一阶段为“心理断乳期”。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进展,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难以消除。学校要通过引导等策略,使其心理健康进展。
1.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不足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2)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3)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4)初中生生理上迅速进展与心理进展滞后的矛盾;(5)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
2.初中生健康心理的标准。根据目前比较主流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有以下10个方面:(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联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有着的价值;(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制约教学论文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5)保持健全的人格;(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点;(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健康心理的联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终极达到“立人”的目的。纵观现阶段我国初中所设置的教学科目,语文课程应当是进行健康心理培养最好的课程,它是由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1.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本身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是工具性、人文性、教育性的统一。其思想性与人文性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教育性又为其思想性和人文性的落实提供保证;
2.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它要求一方面抓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技艺教学论文,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又要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语文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完整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这一基本特质;
3.语文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都集结在语文教材中,这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教材,也是美育、德育的好教材,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途径

(一)深入浅析教材,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文以载道”、“文以载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材涉及面广,思想内容丰富。语文教科书中那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不少课文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浅析教材,充分利用这些因素,适时将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地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1.通过先容名家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名家名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都为世人所称颂,他们都是初中生心中的楷模和偶像。教师可以先容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曹雪芹饱尝人世艰辛,历十载而著《红楼梦》;文天祥兴师救亡,兵败被俘后的浩然正气,他不为名利所诱,以容就义。这些榜样的作用都是无穷的,通过对名家人生经历的解读和浅析,可以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以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
2.通过讲解浅析课文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初中的很多课文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在讲述《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文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勇敢,相信自己的气力,并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精神,可以引导学生不畏困难,建立做任何事情都具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中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很有哲理,揭示了生活的真谛。教师在讲解中,通过对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浅析,引导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对未来布满希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以作者父子情而演绎到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上,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的传统美德。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积极探讨的精神。
3.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健康心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本身就是优美的朗读材料,学生在朗读一些优美文字的同时,会使自己身心愉悦,自然而然地会加深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理解。通过朗读,就可以对学生心理起到调节的作用。比如朱自清的散文名作《春》,很有韵味,适合朗读。《春》的结构严谨精美、构思巧妙,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通过朗读文章,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产生对美的渴望,以而净化心灵,陶治情操。

(二)重视作文指导和评价,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良好的心理进展

作文是作者对客观生活感受的文字表达,它是学生心理和情感的文字体现。所以,教师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和评价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上风明显。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写作,它具有特殊的语言交际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可以了解学生对人生、对生活以及对未来的需要和感受。

1.加强基本功练习,重视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一直是部分学生的“拦路虎”,主要理由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策略和畏难情绪作怪。这种畏难情绪的调整,正是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方面。这种调整也非一日可成,教师要运用由易到难的原则,消除他们的作文心理障碍。在基本功的练习上,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摘抄新词,专门找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摘抄内容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增加词汇量。在课堂上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用自己摘抄的词汇造句,培养兴趣。这种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另外,教师还应当经常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围绕主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消除了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学生的整体用词造句能力有所提高,如此持之以恒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2.重视作文批注,培养健康心理。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