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之物,咏物诗鉴赏对策指导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3256 浏览:76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诗的重心不在写物,以物写人,是将物人格化,是借物言志。“物”是咏物诗歌咏的,“志”是诗人物表达的思想感情。而非就物咏物,是在曲尽事物妙处的上,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格精神委婉地写进去。
咏物诗在写法上最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拟人、比较等修辞手法。
常见理由
同学们准确地把握物和志的契合点。只能单纯地谈物的外形,挖掘“物”的深刻含意。
策略教学论文点拨
,明晓术语:托物言志(指抒发情感而言)、象征(指体现手法)、比喻、拟人、比较(指修辞策略教学论文)。
然后,以三个角度入手:

一、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浅析意象,明晓诗人“寄托”之意。

咏物诗,写出所咏之物的特点。但又仅是客观地描摹,于形似,还要写出事物的神韵,形神兼备。想到诗人在咏物的,也在咏己,二者完全融为一体,所以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比如说,松与竹,它们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且茁壮地存活下来,这松与竹的最大特点,也有别于梅、兰、菊。所以这二者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刚正不阿之品质的象征。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剖析诗人先写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点,又和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了。
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特点,再浅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剖析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人的,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直到高耸入云,才说它高。想到作者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二、感悟诗人的个性情感。“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物”虽各异,而其情却无别。

1. 咏同一物表达不同的情志。

如唐朝诗人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都写过咏蝉诗。同样是咏蝉,同样写了蝉鸣,同样以蝉喻人,,所处的地位、环境、生活遭遇各有不同,所以写得完全不一样。
虞世南多才多艺,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地位高,名气大,所以他在《咏蝉》诗里就这样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被关在牢里,脱身,又求救无门,所以他的《在狱咏蝉》这样写:“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李商隐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牢骚满腹,所以他的《蝉》诗就这样写:“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三位诗人一为高官,借蝉暗喻品行高洁,声望颇大,充满了自信和;一为囚徒,自哀自怜,借蝉写尽失意的痛苦;一为落魄文人,悲蝉悲己,自叹身世,是文人可怜的牢骚语。同咏一物,但抒发的是不同的情感。诗人各自所处境遇有别,地位、气质不同,在诗中寄寓的情感迥异。

2.咏同一物表达同一情志。

郑谷的《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用比较的手法写菊花保持的个性,不与他花攀比,借此表达诗人不慕高位、坚守节操的品格。
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霜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二者同咏菊,在表达不改节操、坚守人格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3.咏不同的物表达同一情志。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香如故。”
诗人咏梅花咏,梅花的那种不随流俗、不畏谗毁、坚贞不屈、死而不悔的品格和陆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致。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咏的是杏花,但和陆游笔下的梅花却有惊人的之处。诗杏花不也和陆词梅花一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吗?
二者相同的志趣、情操借不同的物得以表达。

三、熟知咏物诗的写作技艺。

咏物诗托物言志,以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如上述的咏蝉诗,或用比喻,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手法的不同,能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融合的深浅。
作者自我不显著的客观咏物,比喻的手法,作者并未融入描写中。,以描写策略教学论文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运用侧面烘托的策略教学论文。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用“月晓风清”背景,写出了白莲独特的气质和神韵。
总之,诗人把抒情与写景、言志与描物,景和物所呈现的特点来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如以“竹”象征正直谦虚,以“菊”象征孤高傲世,以“荷”象征志行高洁等。
特点归纳

1.“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等特点,或写其所处环境;

2.“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3.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比较的修辞手法;

4.描写策略教学论文除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归纳

1.浅析物象的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感受诗人的创作手法。

规范答题
鉴赏咏物诗,一般“所咏物的特点——作者的情感——体现手法”这一流程。

1. 特点:环境特点和自身特点;

2. 所抒感情:内容寄寓样的感情;

3. 体现手法:所托之物+特点+表达作用+所言之志。

现场 练兵
(一)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片心。

1.诗人在初次吃笋时产生了哪些联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其三)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体现手法来刻画“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两首诗中“荷”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浅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