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代会,优势视角下提升高校教代会代表履职能力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20166 浏览:85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优势视角是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范式,它强调发现和利用案主自身的优势与资源来实现案主的目标和愿望。以优势视角为指导提升教代会代表履职能力,就要求高校应转变理由视角,重视资源挖掘,建立参与机制,提升参与能力,真正发挥教代会代表在监督与管理中的作用,构建并完善现代高校管理体制。
高校教代会代表作为高校教代会成员,是教师权利的代表者,是全体教师主体的代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然而,当前绝大多数高校教代会仍多流于形式,远未发挥其应有效用,有着诸如教代会代表参与热情不高、教代会在管理与决策中作用不显著等理由。理解该局面的常规逻辑是:教代会代表责任意识淡薄、履职热情低、代表意识弱以及主体能动性差等,鉴于此,需要高校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安排和理性指导,教师配合执行即可。可是,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所谓“理性”安排往往导致非理性结果。因此,有必要重新调整认识视角,以优势视角重构高校教代会代表在高校管理与监督中的主体地位,改善教代会制度,健全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一、优势论述范式

优势视角(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是20世纪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新的实践取向,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即理由视角取向实践的一次飞跃。传统的理由视角以理由为中心,辨别理由是什么、浅析产生理由的理由、探讨解决理由的方式。优势视角则反对将服务对象理由化,认为理由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长远地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可见,传统的理由或缺陷视角不仅没有帮助案主解决理由,反而增强了案主的无助感和悲观情绪,同时也使案主更加边缘化,倘若我们关注案主的优势就能够克服这些局限。
在优势视角看来,人是独一无二的,其特点、才能和资源共同构成其优势,个人、家庭和社区才是真正的专家。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讨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也即要求尽可能地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当然,优势视角并非不关注理由,而是在理由与优势之间首先关注优势,即先将理由悬置起来,寻求和动员案主的各种优势与资源,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认识所面对的各种困难,讨论焦点需求及需求满足的条件或途径。事实上,最后还是回到了理由层面上,只是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了案主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突显了案主的主体性,实现了内源性进展。
优势视角看待理由具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的传统,在对人性的假定上基本上属于一种乐观的人性观。社会工作者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案主的优势和潜在的能力方面,是一个交流——理解——解释——互助的过程,而且特别强调与案主之间的平等、合作和互助联系,而非专业联系。
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
(1)赋权(empowerment)。西门(Simon)将赋权的概念建立在五个理念之上: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联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
(2)成员资格(membership)。优势取向承认我们服务的所有人如同我们自己一样,是一个种类的成员,并享有随成员身份而来的自尊、尊严和责任。成为成员和市民,享有参与权和责任,保证和安全等特点是赋权的第一步。成员资格的另外一个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于人们必须走到一起,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需要得到满足,不公平受到重视,以而实现他们的梦想。
(3)抗逆力(resilience)。越来越多的探讨和实践正在使得人类的这样一个规则清晰可见——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超越和克服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它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
(4)对话与合作(dialogue and cooperation)。在对话中,我们确认别人的重要并开始弥合个人、他人和制度之间的裂缝。

二、优势视角下的教代会代表

在传统的理由视角下,人们通常以“代表意识淡薄、主体意识薄弱、责任意识不强、履职热情不足”等语言来描绘高校教代会代表的履职目前状况。其实,语言除作为沟通的手段外,也是权力或“与权力有联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常会在不经意间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施展“温和的暴力”,且造成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误识”,并使上述关于教代会代表的单向描述话语成了学界、政界乃至教代会代表群体本身不言自明、普遍有效的东西。仔细浅析此类描述,它有以下特点:
一是用当今社会日益占主流的理性、现代性标准去衡量教代会代表。这样一来,那些深受传统中庸思想影响的教代会代表自然容易被贴上“淡薄”“薄弱”“不强”等标签;二是将教代会代表同其存活的环境割裂开来。人们往往只看到“教代会代表安于目前状况”的一面,而忽视了教代会代表与其存活环境相和谐的一面,将教代会代表存活与进展所面对的困难归因于个人,忽视了环境因素;三是仅看到教代会代表的劣势和理由。特别是经由媒介或渠道不断重复后,便产生蚕食效应,造成教代会代表对自身“误识”,削弱了教代会代表自助、自强意识和抗逆力,并构成强化、循环走势。
以优势视角去看待教代会代表,可以发现,高校教代会代表的受教育程度高,尽管他们的收入水平中等,拥有的个人或家庭资源及公共物品也不多,但他们拥有知识、能力和资源。“每一个环境之中,个人、集体和团体都有一些东西可以付出,都会有一些别人急需的东西,如知识、勇气、资源或才能,甚至于时间。如此的资源通常有着于社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之外。而且,这些资源大多不被利用和开发。”人本身具有抗逆、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重生的倾向,因而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判断,教代会代表其实具有实质性履职意愿和利用高校内部资源推动高校进展的能力,只是这种意愿和能力没有被正视、尊重和充分挖掘出来。教代会代表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进展中重要的资源,只是表面上教代会代表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保守而已。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