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兴味于比较中学鉴赏,在同异处辨兴味网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6189 浏览:183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和鉴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加阅读与鉴赏的本钱;但在赚取本钱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有正确有效的思维范式来引导。
笔者以为,对于高中生,用比较的思维方式来鉴赏诗歌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比较鉴赏,往往可以从对诗歌题材、立意、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入手。
首先,从题材和立意方面比较,将学生领进诗歌鉴赏的大门。
例如,“月”是我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其意蕴历来无比丰富:思念、团圆、幽美、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欢离合等等。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一幅幽雅、明净、恬美的山夜画卷,月色中那抹自在悠然、清新活泼的光辉,洋溢着诗人多少寄情山水、悠然独隐的飘逸情怀?李白《静夜思》中那轮皎洁的月亮又曾照见过多少游子对故乡的刻骨思念?杜甫《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月亮又曾照进多少两地相思的梦境?李白《月下独酌》和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亮或为主或为客,曾经见证过多少落拓者的失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那轮年年岁岁只相似的月亮又曾见证过多少世事变迁、多少沧海桑田?……同一轮月亮,在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心理中,幻化出如许纷繁的情思。若是只读其中一首,未必会减去佳作借月抒怀之妙,但若不做这番比较,不对不同立意的写月名篇来个比较观照,如何能品味到同一月亮会有如此多变的情感寄托?又如何能领会,在这些多变的情感寄托背后,其实还有一个不变的审美道理——“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有了这番鉴赏上的比较,学生才能多一次多方参照、思维碰撞的审美洗礼,那一轮看似亘古不变的无情之月,在他们心里,也变得多情起来。
再如,写项羽乌江自刎的史事,历来以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三人的诗作最为著名。杜牧《题乌江亭》诗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认为,项羽当年如不自己走上绝路,回到人杰地灵的江东,再招兵马,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也未必就不可能。杜牧此诗本就是首翻案诗,而王安石则对杜牧此诗再来翻案:“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江亭诗》)直接说项羽当年败局已定,即使再回江东,恐怕他的子弟兵也未必愿意再为他征战天下了。杜牧和王安石对项羽,一个为他惋惜,一个认为失败乃势所必然,而李清照则一改两人对项羽的评价,大声歌颂项羽宁死也不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实际上,她这是在借歌颂项羽来鞭挞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这三首诗,取的是同一材料,所立之意却各呈异彩,绝不相同。若非放在一起比较而观,又如何能看见它们各自的情思与创造之妙?
在题材和立意两方面进行比较鉴赏,一方面能让学生对意象、主旨、立意的把握与领悟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认识到:虽然题材一样,但是由于作者各有遭际,他们笔下的意象和情感会在同一株题材之树上开出姿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认识又将帮助他们丰富鉴赏经验,避免鉴赏的浅表化和单一化,使得他们的鉴赏体验丰富多彩起来。
其次,从诗歌风格方面进行比较,引领学生进入更高的鉴赏层次。
诗歌风格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风貌,与诗人的思想精神、个性气质密切相关。对于鉴赏而言,这是鉴赏的高级层次,也是学生鉴赏的难点。找到合适的比较角度便成为一种必要。对于有了一定鉴赏经验的学生来讲,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从风格相反、相异的作者、篇什入手,能够使彼此相反、相异的风格特点更为突出。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样一比,柳词娇婉细腻与苏词豪情万丈、睥睨天下的特点,两相映照,分外鲜明。

2.从风格相近、相似乃至相同的作者、篇什入手,可以增进对某种风格的深层把握。

若拿高适的《燕歌行》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而读,那边地荒凉苍老的奇源于:论文写法www.618jyw.com
景,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和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战士们豪迈的情怀与深广的忧愤……在我们眼前一一铺开的同时,他们诗歌中所共有的意境阔大、气韵沉雄、悲壮激越的风格也就被感悟得更为深切了。

3.从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篇什入手,可以使我们对该作者的认识更为全面。

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知道了苏轼睥睨天下的豪情,也知道他潇洒豁达的情怀,还了解他笔下力敌千钧、气象万千的壮阔景象,更钦佩他开创豪放一派的气概。但是,如果仅仅只有这些,苏轼的形象就被定格在“豪放”的标签上。正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让我们看到了豪放之外的苏轼,那个一片深情、柔肠百转的苏轼。只有看到豪放和婉约的两面,才能全面把握苏轼、领悟苏词。
当比较成为学生的一个鉴赏习惯之后,拿到一首诗,他们就能很快地联想到与之或者相似、或者相同、或者相反的其他诗歌,将它们放在比较的思维坐标上玩味欣赏,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渐渐培养起纯正的艺术趣味。而为了更好、更方便的进行比较,鉴赏的渴望则会驱动学生大量阅读,掌握更为丰富的比较素材,进行更为精微细腻的鉴赏。学生的鉴赏兴趣和艺术趣味将在一个良性循环中不断攀升。
参考文献:
丁帆,杨九俊.唐诗宋词选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丁帆,杨九俊.史记选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杨军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2122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