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自我培养结论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21644 浏览:955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是为真正落实我国素质教育而由国家中小学教研组统一编写和设定的课程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前针对新课程,国家基础教育司已经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编写了相关的教师新课程继续培训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长为思想型的教师,就是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不断地进行反思,进行调整,以达到一个比较适合学生发展的一个状态.这样的教师也称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的自我培养,比较有效的途径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我培养,在学生学习表现反思的实践中自我培养,不管哪个学科的教师,只要能结合教学坚持不懈地沿着这个途径走下去,就能在教会学生会学的同时,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会教的反思型教师.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二十多年了,我觉得教师自我培养相当重要,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才能使自己不在改革的浪潮中被淘汰.

一、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有识人士都逐渐认识到教师才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要素.教师的角色产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已开始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了,变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激发者,学生的引路人.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更新以往的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的做法.教师角色转变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发展的途径,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一个不会反思的教书匠是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自我培养

教师的培养有多种途径,比如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一个相当有效的培训途径.但最为有效的途径还是自我培养,因为自我培养相对来说,更为经常、具体且具有针对性,能伴随着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而进行.反思是与自我的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反思是自我反思,决不是他人所能代替的.没有反思的经验是褊狭而肤浅的,是不能使教师得到很好培养与发展的.只有通过自我反思,教师把经验与自己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学生、社会的期待结合起来,才能促使自己逐步成长.可见,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应该还是自我培养.那么,如何进行自我培养呢?

(一)在教学反思的实践中自我培养

反思型教师的自我培养只有在反思教学的实践中进行,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常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数学知识,创新数学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这既是教师自我培养的需要,也是探索教学规律的需要.教学反思主要是对教师选择运用教学策略的反思.怎样选择运用教学策略才是合理有效的呢?研究认为,反思时要依据两条规律.

1.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对教学策略的适合程度就不一样.例如在七年级上册《4.2直线、射线、线段》内容的教学中,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刚接触几何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注意几何语言的学习,能懂得一些几何语句的意义,能画出图形表示这些语句,逐渐教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几何语言说出一些几何事实.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如果发现采用的教学策略不适合学生的学习,不管他人运用得如何有效,不管这策略多么高超巧妙,都要及时进行调整,迅速换用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合学生的学习,因为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2.遵循学科学习的规律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学习内容的教学,需要选择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数学科是一门相对单调抽象的学科,教学中要采用情境互动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培养自己的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让学生通过画图、折纸、剪纸、度量等活动,探索发现几何结论,通过做“数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如若不顾学科学习规律,也不管学习内容的异同,所有学习内容都唱“同一首歌”,学习效果决不会好.通过反思,必须在教学中迅速改进,在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前提下,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适合学习内容的教学策略,教与学才可能“双赢”.
可见,不管何种教学实践,教师都应该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只有遵循这两条规律,教师才能在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教学,才能在教学反思实践中提高自己.

(二)对学习表现反思的实践中自我培养

教师的教作用于学生的学,教师教得如何要通过学生学的表现来检验.因为,“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只有反思学生的学习表现,才能考察教师促进与引导的教学决策是否得当.
反思学生的学习表现,先要看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学生的学习选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选择,既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行为的首要责任,也是教师反思学生学习行为的首要责任.学生面对广阔无际的知识海洋,该怎样选择呢?实践证明,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必须选择重点学、选择内容学、选择方法学,才能学有所获.
反思学生的交往情况.因为交往不仅仅是教学对话的外在活动形式,而且是教学对话的内在本质.教学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反思学生的交往情况呢?一看学生是否平等参与.因为交往就意味着平等参与、平等对话、平等合作建构意义;如果还是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支配学,学受控于教,教师就必须摆正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二看学生是否能多向交流.多种对话关系必然导致多向交流,多重对话;如果学生羞于开口,不善于交流彼此的看法、体验与情感,教师就要进行心理疏导、营造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另外,还要看学生的思维创新.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思维,反思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表现,主要看学生在学习思维上有无创新.形象思维,能否通过回忆重现思维的表象,通过联想由此及彼,通过想象化实为虚;抽象思维,能否通过分析分解事物事理,通过综合整合事物事理的各个方面、通过概括抽象出事物事理的规律.
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中我就深有体会: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我做了精心的教学准备,我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验,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本节教学是学生首次接触辅助线,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各环节策划得好,在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中,学生为自己和同伴的每一次发现,每一次的正确表述都很兴奋,学情反馈也表明本节课教学效果不错.
事实上,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师,只要他坚持在教学活动之前对教学内容、目的,重、难点进行认真的思考,教学后对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反思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反思课堂中师生活动,生生活动的效果,反思教与学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思想火花,反思成绩与不足.这样的教师,必定是不断成长的.
(责任编辑黄桂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