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了得理由:怎一个“问”字了得?电大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29581 浏览:1341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苏教版三种教学方式研究的不断深入,“文本研习”“活动体验”两种教学方式研究初显成果,唯独“问题探讨”方式的研究还是欲步又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感到没有具体抓手,不知如何开展“问题探讨”。有时所谓的“问题探讨”也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理答的层面,且不说有些问题本身就是为“问”而问,问的意义并不大。
其实,“问题探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首要任务是以“问题”为依托,实现思维的提升,进而发展创新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师生在课堂上,结合文本进行有效的“问题探讨”。 那“问题”从何而来?又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也是实施“问题探讨”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教学实际看,“问题探讨”的“问题”来源有两条:一是教师“抛”,二是学生“泡”。所谓教师“抛”,就是教师在精细阅读文本、精心思考教学策略基础上,设计课堂师生活动的框架,为学生设计“主问题”。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根据个体、个性差异能引发若干小问题。这样,避免了课堂上那种浅层次的“碎问碎答”,为学生合作探究创造了条件。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确实,主问题设计精当,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层挖掘学生的思维,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抛”出问题时一定不是兴致所然,而是考虑到每一个问题能否结构起课堂上一个个教学活动的“板块”,能否在课文教学过程起主导和支撑作用,从而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教师“抛”出问题,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能引发学生推敲并调整问题;(2)要能启发学生对问题质疑;(3)要能促进学生产生出新问题。总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活学生持续思考的热情,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提供了一个平台。
下面结合笔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问题设计,具体展示“问题探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感受到这篇文章充盈的悲愤之情,那本文的主题是否就能概括为:对死难烈的哀悼,对反动政府屠杀的揭露,对反动文人阴险论调的驳斥。说说你们的看法?
二、大家有没有关注到鲁迅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用文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词语概括,是哪个词语?
明确:非人间(似人非人的世界),这个“非人间”实际意思是人“生存环境”代名词,只是带着浓厚的主观感彩。
在这“非人间”的生存环境下,生活着哪些“中国”人?请根据文意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回答。
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执政者(反动的),学者文人(阴险的);真的猛士;
四、这些“中国人”在面对“非人间”的生存环境有怎样源于: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的表现?
上节课我们通过资料了解了惨案的背景,了解了反动政府虐杀爱国青年学生的暴行,也耳闻了反攻文人的阴险论调。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反动政府拿起的是屠刀,残杀生灵;“有恶意的闲人”拿起的是“流言”,肆意污蔑。“无恶意的闲人”是拿血的沉痛当做饭后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的谈资。而“庸人”是“随时间的流驶”而逐渐遗忘,又过着“暂得偷生”的日子。
那“真的猛士”怎样?
“真的猛士”确是“哀痛着”和“幸福着”。
怎样理解“哀痛者”“幸福者”?
明确:说“哀痛者”:是因为:他们为自己流血而不被人理解而哀痛;他们为同伴流血直至牺牲生命而哀痛;他们为国家处在这样黑暗的状态而哀痛;他们为人民生活在充满屠杀和流言这样的社会而悲哀。……学生讨论热烈
说“幸福者”:为自己能率先行动奉献力量直至生命而幸福;为自己能不被黑暗社会所压制而感到幸福。……

五、作者写这几类人的态度究竟有什么用意?这也是我们对作品能否有新的解读的关键。

讨论明确:对个体生命来说,面对环境外在压力,只能默默忍受,哀叹命运的痛苦;另一方面来自内在精神的空洞,直至生命的无声无息的消亡。作者在此并没有批判,而是警醒。
从“惨象……流言……沉默……爆发;沉默……灭亡”一段,体会作者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思索:与其灭亡,不如爆发。其实作者写“真的猛士”就是一种引领,一种启迪。
请看刘和珍,就外部生活压力而言,可谓“生活艰难”,但她“毅然预定《莽原》”的举动确实追求精神充实的明证。人其实可以从“精神”层面获得重生。
六、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对个体生命来说,庸人这种表现可不可以?(你怎么看待庸人的表现?)
个体汇集成群体,从“中国人”群体生命而言,这样的发展后果是什么?就是民族的灭亡。作者在文章表达的深意就很明了:就是作者在思索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以何种姿态在这个社会生存。
明确:我们不能成为猛士,可能就是“苟活着的”(当然作者是自我解剖的说法),我们也不能成为阴险、凶残的人。
我们或冷漠,或麻木,但我们也可“表现出最大的哀痛”“使敌人快意于我的苦痛”,也可以“奉献极品”,哪怕是“菲薄的”;也可以“在心中永存逝去者的身影”,让它如同青山一样永存心间。
七、读第六部分的自然段,对“真的猛士”的斗争方式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作者的思考能引发你哪些思考呢。
明确:“煤的形成”说明:流血的代价,人类的反抗固然伟大,但这种反抗形式真的能把人从人类的生存困境中解救出来吗?作者提出的问题引起人们对自身生存行为的思考。
八、结束语:我们也生活在某一种生存环境下,我们是充当哪一种角色?不也正是我们思考的吗?我们决不能充当“屠杀者”,我们更不能充当“流言家”。我们可以当一个真的猛士,我们当然也可做一个苟活者,但不要忘记鲁迅给我们的提醒。
从以上教学环节中设计的“问题”来看,主要目标指向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内心,启发他们思考文本,思考人生,进而对自己生命个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有个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问题探讨”往往用一组主问题,形成“问题群”来建构课堂),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完整地拎出来、串起来。这是个循环往复、不断由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一手抓文本(句段),一手抓学生的心(思想),把二者结合起来,让主问题构建出全新的学习内容,让问与答的过程成为学生思考的台阶、探索的步骤。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一要依据单元提示。就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新教材而言,每个模块都有一个解读与鉴赏的阐述,模块内各篇教材也有更具体的学习思考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学阅读,小组合议时,应力求激发学生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巧问。二要考量问题价值。一般提出的问题将会涉及教材中语文基础知识、文本蕴含的人文思想和深刻内涵。要追求设问的梯度,总的问题统领若干个小问题,这样既解决语文基础知识,又理解文本内涵。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巩固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在“问题探讨”教学方式中,不仅是教师“抛”问题,还需要学生“泡”问题,且后者更显重要,因为惟其如此,才能引领学生生发出新的问题,新的思考。
下面再看《祝福》一课教学片段:
教师在简单介绍鲁迅以后,板书“祥林嫂这个人在鲁镇死了”,紧接着问学生:“祥林嫂这个人是为什么死的?又是怎样死的?”这是一个“主问题”,能帮助学生“泡”出若干值得探讨的问题:

1、“祥林嫂先是精神死了,然后才是肉体的死亡。”对此你有何看法?

2、他精神上打击来自于哪些方面?自身原因多还是外部原因多?

3、有人说祥林嫂是在鲁四老爷(代表封建儒教教义)、鲁四婶(代表道教教义)、柳妈(代表佛教教义)“三教合围”下死的,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又板书“这个人在鲁镇死了”有没有问题?符合文章内容吗?
学生继续思考:人死了,祥林嫂在鲁镇没有人把她当做人。应该是“这个物死了”。
老师追问:文中有依据吗?找出相应的语句印证。同学寻找到“玩物”这个词语。
教师据此分析:鲁镇不管年龄大小,不管地位高低,都把祥林嫂当成“玩物”,是抱着“赏”的态度。如“阿毛事件”一般没味了也就扔了,忘了。
问: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四婶眼中又是什么呢?是不必花大价钱就能买到的“器物”。干活如驴马。
问:祥林嫂在婆婆和卫老婆子眼中又是什么呢?是“货物”,塞到船里,讨价回价。
问:文中的“我”是怎样的态度?我是怎样的人?有知识文化,思想比较进步,似乎是同情祥林嫂的。同情祥林嫂的“我”在面对祥林嫂 “魂灵的有无”时,是什么反应?“说不清”。“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这样的:有点同情心——片刻不安——心安理得,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说不清”,为自己找到了借口,脱掉了干系。按理说“我”是离开鲁镇已经五、六年了,应该与鲁镇的文化思想有点距离隔阂了,但只回来了三天,就已经被鲁镇的文化同化了。可见鲁镇的文化力量如此的巨大。祥林嫂在“我”的眼中,充其量只是一个“活物”。
教师最后板书:器物 玩物货物 活物
教师最后总结:祥林嫂是一个“人”——在众人面前却变成了“物”。 我是一个思想进步的人,充其量也只是把祥林嫂看成仅仅有生命的“活”物。最后进步的“我”也异化了,“我”也成了吃人的人。鲁迅痛苦就在于人身上与生俱来的那种美质怎么就突然间就消失了,或者说异化成一种畸形形态。这就是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所说的“鲁迅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618jyw.com
精神”。他说“鲁迅的精神”特质就是对那些异化人的社会形态说“不”。鲁迅的精神特质就是对那些异化人的社会形态,对那些非人性的东西要说“不”。这是他一生做的事情。我们的文化缺一种东西,就是缺个人,缺人的尊严,缺人的个体价值的尊严。这些东西对鲁迅的影响很大。要说祝福的主题,就是一个词:被异化。
从上面这则教学片断看,“问”是串起文脉的纲目。“问题”提出后学生“泡出”若干问题,或深入思考,直指文章主旨,或批判质疑,都注重对文本内容恰当解读,对文本精神世界充分开发,注重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开发。基于“问题探讨”非常强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同文本进行交流对话,文本学习的目的不应止于面对眼前对具体作家和单一文本的解读上。而是要在“问题探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精神。可以这么说,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每一次叩问,都将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因受到激活而趋向丰富和升华,每位学生的精神世界会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