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法关于高一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法深思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35809 浏览:1614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教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分层任务设计,则是分层教学法实施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精力,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才能设计出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任务。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信息技术课;高一学生

一、茂名市高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状况

由初中到高中角色的变换,不仅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对教师教学更是一个挑战。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应对好挑战,是每一个高一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高一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应该怎样授课呢?
我们到学校听课调研时了解到:高一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各学科基础差别很大,信息技术学科尤为严重。一个班中,有些学生对常用软件应用自如,但也有些学生连指法、文字输入等基本操作都未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连正常的开关机都不懂。这给高一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纷纷表示,如果授课时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会有部分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但也会有部分同学一节课下来,却连任务的边都还没摸着。这样下去,必然会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失去兴趣。
为了更好地了解茂名市高一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水平,2011年9月,我们对茂名市第十六中学、茂名市实验中学、高州市第三中学的高一入学新生进行了信息技术水平调查。
所调查的三所学校,既有茂名市直属学校,也有农村中学,基本代表了茂名市高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只占很少一部分,非常不熟练的还占很大一部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们随后对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开设情况也做了调查。据调查,目前茂名市共有小学2007所,其中配备电脑室的学校只有101所。没有电脑室的小学,其中也有少量按课程要求开设了电脑课,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看教师演示,无法进行操作练习。这样的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即使有电脑室的学校,电脑设备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比如,茂名市第九小学,全校有3000多名学生,但只有一个电脑室,能正常使用的电脑只有50多台,根本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全市只有少之又少的小学配置了足够的电脑设备。如信宜教育城小学,有三个电脑室,基本可以满足信息技术课的要求,因此,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从他们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明显比较高。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均衡,从小学阶段就已经源于: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开始了。初中的调查结果与小学差不多,城区的学校一般能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但大部分农村中学没有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这种情况加剧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平衡。

二、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划分层次,并相应制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
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
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有四个特点:

1.分层教学法符合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

“分层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学习者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使基础接近的各层次学生有共同的努力目标,克服教学流程中的那些离散因素和负面效应,从而创立一个优化的教学环境。在这个优化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动机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能力。

2.分层教学法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不同的学生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发展也必然存在客观差异性。分层教学法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采取区别对待,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各自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

3.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各个层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法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要求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与自信。这必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4.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检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因此,只有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才能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而分层教学能使教师的“教”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促使“教”与“学”互应,这就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综合茂名市高一信息技术学科的现状和分层教学模式的特点,茂名市信息技术学科在课堂上可这样实施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

要做好分层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以A、B、C代表)。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只是为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为设计教学目标及课堂练习提供参考。而且分层是发展变化的,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所在层次也不一定相同。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以激励的措施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C组的学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进取心,帮助他们不断跃上新台阶,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要按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与各层次学
生学习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并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
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从认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以及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方面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低层次学生要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中等层次学生要能进行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高层次学生要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3.任务分层

分层任务设计是分层教学法实施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任务。一般可以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任务,第一层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为简单综合题,以中等程度的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的拓展练习。同时将基础知识点及操作要领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发到学生电脑上,要求起点低
的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在教师帮助下完成第一层任务,中等程
度的学生自主完成第一层任务,在教师帮助下完成第二层任务。起点高的学生可以在完成第一、第二层任务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完成第三层任务。这样就可以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辅导分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C组学生而言,除了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困难的症结之外,还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如,对键盘输入、汉字输入都还没掌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每节课抽10分钟进行输入练习。对B组学生,既要表扬其取得的成绩,又要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积极向上,追赶A组学生;对A组学生要指导他们提高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长久地保持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四、分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实施分层教学,无疑会给任课教师增加很大工作量。不但教学目标分层的分析与研究、任务分层的分析与研究、评价分层的分析与研究等要花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课堂的教学组织上,也要比普通“一刀切”的课堂教学“麻烦”得多。只有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意源于:硕士论文www.618jyw.com
识,才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教学方法和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师德信念和教育思想,并且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2.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实践证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实施分层教学要树立“生生合作观”,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为教学中实施合
作教学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分层教学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不同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分组时,要尽可能做到两两优势互补,让小组间、组员间充分参与合作、竞争,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

3.必须开发相关教学辅助资源

茂名市高一信息技术采用的教材是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该教材是按新课标进行编写的,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强调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该教材也是与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相衔接的,它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小学、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是“非零起点”的教材。针对茂名市高一学生现状,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开发辅助教学资源。
总之,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分层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既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模糊走向清醒,又打破了“优生差生一锅煮、优生差生无法在课堂兼顾”的教学困境,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为每个学生都创造了进步的机会。相信,通过在高一信息技术课堂广泛实施分层教学,一定会使全市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较大
的提高,促进全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谢明茹.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6).
胡玉芝,杨小梅.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条件.科技信息,2010(25).
[3]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4]李晓华.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文学教育,2006(8).
(作者单位 广东省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