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培养学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18649 浏览:830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1.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动力,变老师的"要我读"为"我要读"。阅读兴趣使学生跨进浩瀚的书的海洋,无拘无束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1.1 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性格、气质等各不相同,对阅读内容的选择和阅读方式的选择也会不尽相同;每个人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的差异也会导致阅读水平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让不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发展,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1.2 创设情境,产生阅读

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不断激活学生阅读的和兴趣。如教学《放弃射门》时,播放足球比赛录像,使学生体现射门是每一个足球运动员的生命,是-种激昂雄浑的体验。而本文在完全有把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运动员却放弃了射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样,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的。

1.3 立足学生发展,营造宽松阅读环境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地读,在读中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和文章的精义妙理,享受阅读乐趣,使情感受到熏陶。

2.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善于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只有通过自身积极参与阅读实践才能实现,教师的作用只是启迪、引导、点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2.1 重视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清晰响亮地、有感情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文章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优美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吟咏才能有所感受和体悟。轻柔舒缓地朗读《桂林山水》,感受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美景中留连忘返,很自然地体会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铿锵有力地朗读《长征》,体会革命前辈前仆后继的豪情壮举,英雄人物事迹一幕幕尽在眼前。
默读就是不出声音的阅读、比朗读速度快。默读能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于心灵触动处凝神养思,在脑中再现情与景,领悟深刻内涵。

2.2 教给学生精读、略读和浏览等阅读方法

精读:对名著名篇等文质兼美的文章,需要精心细读,斟词酌句,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熟读成诵,把书中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略读:对大部分淡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刊为了了解文章的大意、主题,对所读的文章有个总的概念,重点抓住文章标题、开头、 结尾, 归纳重点段或重点句,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和主题,形成总体印象。
跳读:带着问题对文章快速扫描、搜索与信息有关的关键词,看到有针对性的文字适当放慢速度,做好标记,与信息无关内容一略而过,最快速地找到有关内容。
浏览:为了寻找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阅读资料,或确定某本书该不该读,以做到心中有数而大略地看。

2.3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阅读指导

读写阅读:在对作品进行感知、领悟的过程中,对不理解、有疑问或有异议处在作品中用符号或文字注明。教师可规定统一的符号让学生使用,如生字符号为“_”,生词为“~”,重点为“△”,疑问为“?”,异议为“?×”等,让人一目了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语言艺术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在文章恰当的地方。
参考阅读:为了读懂文章、理解文章而参考有关资料。参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解疑答难,拓宽视野,增进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如学习《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时,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比较阅读:将内容、写法相同或相近的几段或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主题、语言、布局谋篇、表现方法等方面进行加以比较阅读,找出他们的相同点,探求规律;总结他们的不同点,发展个性。只教学其中的一段或一篇,其余的让学生自学,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己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2.4 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多读多背多积累。要提高阅读能力,广泛阅读、积累也是很有必要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背诵是吸收语言营养、丰富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记”对阅读的积累很重要,可以摘录好词、佳句、片段,还可以写一些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
增加阅读量,重视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教师要积极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所谓“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境界。

2.5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会使人得益终生。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抵制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读书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查阅参考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累运用的习惯等。
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学生就不能大量阅读,获得更多信息。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改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使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