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求新论以载道传承求新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8466 浏览:330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据中新社报道:2012年7月23日,受到广泛关注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在福州落幕。两岸各有8支代表队参赛,每队7人。经过三天的预赛、复赛,决赛的辩题是“体育明星偶像化有利于体育发展/体育明星偶像化不利于体育发展”,最终首次参赛的大陆河海大学代表队折桂,台湾世新大学代表队获亚军,台湾大学代表队和浙江工业大学代表队分列三、四名。
“海辩赛”从2002年开始,每年一届,经历闽台双向交流、海峡两岸交流、跨海入岛交流三个阶段,影响从地方上升到全国,成为大陆对台青年交流的特色品牌项目。
品牌是怎样铸成的?体现时代特征、聚焦两岸交流和关注社会热点是成功的主要原因。辩题由网上搜寻、社会征集和专家拟定,最后遴选出涉及人文、社会、治学、心理、经济等方面内容的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可辩性和趣味性的辩题,从而保证了辩论的主旨、格调和走向。
我国古圣先贤向来有论辩哲学的传统。“海辩赛”传承求新,赋予社会热点问题,终臻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攻辩双方同宗同文,唇舌剑,精彩纷呈,网络无远弗届,影响巨大深远。
由此,想到当前中学的议论文教学。
“道”即义理,是统帅与灵魂。我国历来的文学大家都推崇“文以载道”,并以此作为文章评价的重要标准。包括演说、辩论稿在内的议论文章要讲究义理,时代感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海辩赛”是别开生面的“口头作文”。辩题由抽签决定,辩手分工明确,评委团阵容强大,赛程公开透明。这种组织形式,在对体现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的“道”的阐发上,更显现场互动、深刻透彻的感人力度。
这是形式上的优势,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容。大家一定记得十年代风光一时的“国际大专辩论”,电视直播,场面极大,但可惜只热闹了几年。有分析说,停办的主要原因是论题欠缺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比如缺少像“ECFA的签订更有利于大型企业的发展/ECFA的签订更有利于小型企业的发展”(“海辩赛”第10届)这样叙事背景宏大、引发广泛关注的辩题。既为“国际”,政经背景与人文积淀差异巨大,其论题更难于把握,“大戏”不足,社会关注度随之变小,也就难乎为继了。
“道”是议论的统帅与灵魂。对于中学议论文教学和写作训练来说,对“道”的把握,是必须时刻做好的重大问题。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正像199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作文第二题是: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另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有一位语文老师把这道高考题作为议论文教学的“补充教材”,组织学生讨论。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选“未必黑”的观点。为什么?学生说,“近墨者黑”有道理,但这样写,就好像在解释成语,而持“未必黑”观点,作多方面的分析,就有话讲了。
老师作了分析和总结: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亦作“丽朱者丹,附墨者黑”“近朱近墨”。意思是靠近朱砂容易染成红色,靠近墨就会变成黑色,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容易使人变坏,指环境可以影响、改变人的习性。这道考题用意明显是在考查审题立意和论证角度。如选“近墨者黑”,囿于古训,思路不易展开,论证难于深入,而持“未必黑”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能写出新意,增强议论力量。
接着,老师朗读他的作文《近墨者未必黑》,其思路是:
解释题目出自成语“近墨者黑”,指出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即外因作用看,是有一定道理的。欲求不“黑”,清除“墨”源(如扫黄、肃毒),见“墨”远避(如“亲君子远小人”“孟母三迁”)都是办法。在作一定程度肯定之后,笔锋一转,指出避让终非良策,而将行文重点落在“未必”上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未必黑”的原因。文章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作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分析,进而联系实际,
论述在深入改革开放的今天,更难免“墨”的污染,这就更突出了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抗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议论层次清楚,凸显时代感和论证价值。
互动讨论和老师“下水”作文,使课堂生动活泼、气氛热烈。
锤炼好的论题。纵观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要求写议论文的居多。议论文容易提出统一的规范要求,容易通过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论点、论证、论据运用的综合评判,来考查作文水平。
怎样才能锤炼出好的论题?“海辩赛”关于辩论赛选题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可辩性和趣味性的要求,从一个侧面给出了答案。思想性、科学性更是所有议论文命题的共同要求。
1991年高考语文作文题出得好,一是从“选定一方”考查审题能力。试想,如果题目定为“近墨者黑”,像要求解释成语。如果用“近墨者未必黑”,少了选择,也不好。另外是考查学生关于内因与外因关系的认识,学习对事物作辩证分析,对学生心智的培养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很有好处。
再看两个不好的例子:一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好不好”。
“和尚撞钟”语出《西游记》十六回,指干一天算一天,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其释义早有定论。如果硬要用这题目,说“不好”的,了无新意;若是从“好”去说,只能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虽属得过且过,但总比不撞钟的好,进而又可以说不撞钟的又比白吃斋饭却坏了佛门规矩的好,自说自话,顶牛抬杠,有什么意思?再比如“顺境容易成才还是逆境容易成才”。出题者大约是想说,逆境激发斗志,锐意进取,容易成才,而顺境之下,心生懈怠,自然就难于成才了。试问,如果逆境中畏难却步而身处顺境并不骄矜自满,又怎样呢?这种例子不是很多吗?可见,题目建立在有悖于逻辑思维的“假设”之上,本身就有问题。
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议论文是高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学习议论文,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论证特点和修辞文采特色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学会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观察、认识社会和分析问题的水平。这对学生思想成长与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是有益的,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学生不少人怕作文,又不重视作文训练。老师要写“难忘的一件事”,就编故事;写“谈勤奋”就罗列名人名家事迹加上空话套话,空泛雷同,缺乏真情实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切实加强议论文写作教学,让学生从爱写到会写,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努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指导和组织“大语文”活动上。不论古人治学的坐而论道还是近百年前由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的《湘
江评论》和当今的“海辩赛”,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问题的影响,当前中学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虽然有文学社团和学生论坛,但能坚持活动的并不多。当老师的,要善于当“编导”,从创意策划、拟定计划和开展活动,悉心指导,务求实效。
著名教育家、诗人马君武先生在其桂林杉湖旁故居有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子弟;卜居恰对好湖山。”拿“树木”与“树人”作比,形象贴切。相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耕耘不怠,在议论文教学中必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潭中西路8号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