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生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18866 浏览:829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已有初步运用.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学科,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从充分备课、巧妙设疑、适时引导、加强互动四个方面,探讨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充分备课,寻找启发点

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备课,吃透课本,只有在准确把握住教材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列出课本上所要求的知识点、制定学案之外,教师还应深入分析如何去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的转换.要想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启”的愿望,认识“启”的作用,了解“启”的对象,掌握“启”的时机.这也正是教师充分备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时,教师备课需要从教材中寻找启发点,为启发式教学作准备.教师可以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细胞膜中的知识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相结合,建立联系,比较分析“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胞吐与胞吞”的区别,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这些都可以作为启发点.

二、巧妙设疑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增加课堂提问,巧妙设疑.在提问和设疑时,教师要注意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启迪性,是否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否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应当适中,若过于简单则起不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若难度过大,则往往会让学生无从下手,丧失学习信心.
例如,在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可以合理设疑:神经调节的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618jyw.com
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适时引导

传统教学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曲解了学习的本质,变成了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则强调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启发式教学并不等同于“放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地掌握引导的“度”.引导过多,则变成了“填鸭式”教学,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过少,则变成了“放鸭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从下手.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导思路、导方向、导应用.
例如,在讲“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时,教师讲解光合作用,可以逐步引导:初中时我们都学习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什么是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绿色植物的什么地方进行的?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都发生了转化.追根溯源,能量的最终源头是来自太阳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用什么捕获光能?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知识点.
又如,在讲“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细胞呼吸分为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两个步骤去理解记忆,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不同点,糖酵解的反应物是什么,产物是什么,三羧酸循环的反应物是什么,产物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去总结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是怎样的过程,做到引导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四、加强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想进行有效的启发式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堂互动.启发式教学强调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目标.最有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课堂互动,因此加强课堂互动水平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效益.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水平呢?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不要被教材所限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例如,在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讲解“水盐平衡”,可以先分析讨论水盐平衡调节图解,然后分别请两个学生来说明:当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让学生针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从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相互关系进行比较,并开展辩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