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浙江浙江筝派进展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8391 浏览:33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一个流派的创立是艰辛的,发展壮大更是艰难的。浙江筝派在发展过程中沐浴了阳光,也经历了风雨,在汉筝的五大流派中可谓后起之秀。由于形成时间短,曲目相对较少,浙江浙派总是以相对低调的较沉默姿态行走在筝乐长河中。本文通过对浙江筝派认知的简要阐述,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挖其根源,究其本质,唤起众人为浙江筝派的兴旺发达出份薄力,使其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开枝散叶,越走越好。
关键词:浙江筝派 发展 技法 风格
作为有22年筝龄的习筝人,对于古筝流派的发展不能说精通,但也尙有了解。从小习筝,启蒙老师对自身的影响颇为深刻。我的启蒙老师一直以来潜心研究古筝艺术,曾先后师从曹正(河南筝派)、郭鹰(潮州筝派)、金灼南(山东筝派)、赵玉斋(山东筝派)等前辈,因而,对于古筝各流派的传统演奏技艺有深刻的认识,并一直运用在古筝教学上。在启蒙老师的教导下,我也对古筝各流派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与学习。传统筝乐包括五大流派: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浙江筝派。在这五大流派中,前四个流派可谓先行者,而浙江筝派形成的时间较晚,因而一直以后起之秀的姿态扮演着角色。对于这五大流派,前四个流派已有众多学者对其有深入的研究,在此,我就不做过多的阐述。而作为浙江人,身处浙江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上,30年来未曾远离它,故对浙江筝派饱含了独特的感情,姑且在此谈谈自己对浙江筝派的一些认知、想法以及思考。
一、浙江筝派的特色。浙江筝真正形成一个流派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众流派的形成年代来看,浙江筝派只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流传,可谓后起之秀。流派的形成需要其特色的支撑,这里的特色一般指具有代表性的技法、曲目和人物。
(一)技法:从演奏风格的表现形式来看,技法是个关键点,独特的技法能稳固一个流派的演奏风格。浙江筝派中的主要技法有摇指、快四点、点指、快夹弹、快速点按等,而最能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技法应该就是摇指。浙江筝派的摇指强调扎桩,多被称为扎桩摇。它以小指为支架,摇动手腕,把所有的力用在大指指尖上。河南筝派以大指大关节摇为特色;山东筝派以大指小关节摇为特色;客家、潮州以大指快速托劈为特色。浙江筝派的摇指可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618jyw.com
谓是一个创新,它也是众多现代筝作品中运用最广泛的摇指指法。长摇是浙江筝派摇指的一大特色。它可以用来演奏大篇幅的摇指乐段,并且能够多样性得来表达曲作者所希望达到的情绪。它可以表现细水流长,也可以表现浩荡磅礴。而从它的音色上看,浙江筝派的摇指总带有那些许细密延绵的江南风情。
(二)曲目:浙江筝派的传统代表性曲目不多,广为流传的有《四合如意》、《月儿高》、《霸王卸甲》、《高山流水》、《将军令》、《云庆》等等。其中,能体现出浙江筝派特色指法的曲目有:《月儿高》、《将军令》中的摇指;《将军令》、《霸王卸甲》中的快四点;《云庆》、《四合如意》中的快夹弹和快四点;从风格上看:《高山流水》和《月儿高》借景抒情、古朴典雅;《云庆》和《四合如意》热情喜庆,为典型的江南丝竹风味;《将军令》和《霸王卸甲》则气势熏灼;可见,浙江筝派曲目的主题具有多样性,其风格也是千变万化的。
(三)人物:说到浙江筝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必为王巽之先生,他和他的学生们(项斯华、范上娥、孙文妍、王昌元、张燕等)移植改编了众多筝曲,创立了扎桩摇、扫摇、多弦摇等特色技法,成功试制了21弦S型筝,在他的带领下,浙江筝逐渐地在全国发展开来,最终形成了一个流派。
二、浙江筝派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其解决方式。随着半个世纪的发展变迁,浙江筝派不停地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向前迈进,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沐浴了阳光,也经历了风雨。众人在对浙江筝派的探究中多半注意到了它本身技法上的几个特点,而忽视了它风格性的塑造。作为一个筝派,风格特色是区分于其他流派的重中之重,如果一个流派失去了风格性,那么它的棱角将会被渐渐得磨平,磨到最终必将被吞噬。而浙江筝派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在于:有技法、有风格,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与其他四大流派相比,却表现得不够明显。现今的浙江筝派在五大筝派中扮演的仍是一个小角色,浙江筝派的继承人们也仍在不断得努力将其发展壮大。但是毕竟浙江筝派是个后起之秀,在五大筝派中它的根还小,要让它茁壮成长还在于悉心的培养。在我看来,可以用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根源。
首先,要找出其根小的根源所在。之所以根小是因为其技法所呈现的特色不多,以至于难于与其他筝派区分开来。从上述的技法特点来看,扎桩摇可谓独具特色,而其他技法如快四点,快速点按这些在潮州筝曲中也多有运用,因而其特色不够明显。从代表性曲目来看,数量相对其他流派较少,曲目没有一个主导的风格特色。有豪放的,如《将军令》;有婉约的,如《月儿高》;有江南丝竹风味的,如《云庆》;等等,虽然色彩斑斓,但没有一个整体的导向。因而,对于浙江筝派的习筝人在创作带有浙江筝派风味的曲目时,要多注重整体风格的把握,要做出筝派的韵味来,而不是一味得在技巧上加难度,忽略了风格的表现。
其次,要善于继承,重在发展与创新。根虽小,若继承有道,那么其成长的道路会很明了。王巽之先生的第一批学生们,现今已是浙江流派的老一辈著名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们,他们对浙江筝派的继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天广为流传的古筝名曲,如《洞庭新歌》、《浏阳河》、《战台风》、《草原英雄小姐妹》、《银河碧波》、《雪山春晓》、《幸福渠水到俺村》等等,都是他们所创编的,这些曲目都富有非常强烈的时代色彩。发展到现今,浙江筝派也可谓半大不小,但较之其他筝派,总让人觉得有些沉默。我认为,要将浙江筝派发展壮大,创新应成为浙江筝派开枝散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浙江年轻一辈的习筝人,要让浙江筝派迈开脚步,则应在继承中求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去寻求创新,一点一滴地流传下去,浙江筝派这块小根基必将一天天得蔓延开来。
参考文献:
孙文妍:《后起之秀的浙江筝艺流派》,上海:《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283-284
刘严:《论汉族传统筝乐的五大流派》(硕士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2年6月
作者简介:王茜(1983- ),女,浙江丽水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