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开展“野外存活生活练习”课程教学近况调查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21039 浏览:875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课题组组织了7所大学的大学生开展了把野外生存生活练习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此课程的开设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2003年7月在增加南京大学、华侨大学等大学进行的“中、日、韩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共同练习”第二次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教育部还将在2004年7月到2006年7月在全国部分高校进行实验,2007年7月开始,野外生存生活练习课将作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选修课程进行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高校开设此课程的教学各个方面现状进行调查,并从体育教学和教育学角度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野外生存生活练习符合《纲要》教学目标,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拓展高校体育课程、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应该进一步进行推广。2.野外生存生活练习开设主要以拓展练习和定向越野简单项目为主,项目单一,而且野外综合实践项目课时较少。3.场地器材不足、师资水平有限、教材和大纲不完善和课时安排较少严重影响教学质量。4.专职任课教师人数少,职称偏低,教师培训和学习较少。5.野外生存生活练习课程考核注重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评价的方式多采用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课程评价效果明显。6.场地器材不完善,难以保障教学和安全的需要,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学生上课安全不能充分保障。通过本研究对北京地区高校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推广提出以下建议:1.野外生存生活练习符合《纲要》教学目标,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拓展高校体育课程、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应该进一步进行推广。2.野外生存生活练习开设主要以拓展练习和定向越野简单项目为主,项目单一,而且野外综合实践项目课时较少。3.场地器材不足、师资水平有限、教材和大纲不完善和课时安排较少严重影响教学质量。4.专职任课教师人数少,职称偏低,教师培训和学习较少。5.野外生存生活练习课程考核注重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评价的方式多采用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课程评价效果明显。6.场地器材不完善,难以保障教学和安全的需要,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学生上课安全不能充分保障。【关键词】:北京地区高校野外生存生活练习现状
【论文提纲】:摘要4-81.前言8-151.1选题依据8-111.2研究现状11-151.2.1国外研究现状11-141.2.2国内研究现状14-152.研究对象和方法15-172.1研究对象15-162.2研究方法16-172.2.1文献资料法162.2.2调查法16-172.2.3统计对比分析法173.结果与分析17-413.1相关概念释义17-193.1.1拓展练习17-183.1.2定向运动和定向越野183.1.3野外生存生活练习18-193.2野外生存生活练习课程开设情况调查19-203.2.1野外生存生活练习开设基本情况调查分析193.2.2野外生存生活练习开设项目设置情况调查19-203.3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内容设置情况的调查分析20-263.3.1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内容的选择20-223.3.2野外生存生活练习基本知识部分学习调查22-233.3.3野外生存生活练习基本技能部分学习调查23-243.3.4野外生存生活练习安全问题部分学习情况调查分析243.3.5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内容及所占课时调查情况分析24-263.4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目标的调查研究26-303.4.1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263.4.2关于教师对此课程教学目标的调查26-273.4.3关于学生对此选项课课后身心体验的调查结果统计27-303.5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大纲、教材状况调查分析30-323.5.1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场地器材环境情况调查30-313.5.2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材选用情况31-323.6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调查分析32-343.6.1教学组织形式调查32-333.6.2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方法调查分析33-343.7野外生存生活练习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调查情况34-373.7.1教师个人基本情况调查34-363.7.2教师职后专业教育学习以及影响学习因素情况调查36-373.8野外生存生活练习课成绩的考核与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评价调查分析37-413.8.1教学评价方法确立的依据373.8.2教学考核内容以及方式调查分析37-393.8.3教师教学质量及效果的评价39-403.8.4影响野外生存生活练习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40-414.结论与建议41-434.1结论41-424.2建议42-435.致谢436.参考文献43-457.附件45-5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