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初中语文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引导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31833 浏览:1462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就文字的推敲,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都展现出一种至高的美,尤其是在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是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真实的体验,闪烁着圣洁的美。所以教师不能只注重对文章词句,结构的辨析,以及内容的挖掘,而对文章所流露的情感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向导。结合个人教学实际,个人认为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感教育。

一、教师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已研究表明,情感包括喜欢,愤怒,悲伤,爱慕,恐惧和厌恶等基本情绪,有,心境,热情三种方式,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是指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的开头,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就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精心设计开场白,灵活的选择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讲典故,谈仪式,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其次,教师和学生应该通过朗读,渲染情感,引领体会情感。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如《春》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师生自然陶醉于美丽的春景之中。
再者,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发散性和可塑性性强,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无不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要时刻教育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高尚的审美情趣,面对生活和学习。

二、教师利用教材熏陶学生的情操

教材,特别是好的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文学大师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曾加情感的高度、深度”。通过对优秀教材文本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在冷静的比较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当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及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热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

三、强化阅读,寻找感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教材中所选文章,诚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对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思想素养,不无裨益。但教材中的阅读量对中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比较阅读。如读了《背影》,可推荐散文《父亲的信》、《父亲》;读了《芦花荡》,可推荐《荷花淀》;读了《月球上的足迹》,可推荐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这样,学生在与课文相关的比较阅读中,更容易找到情感的触动点,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
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召中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四、借助教师本身的情感态度,正确引领学生情感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就能通过自己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讲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比如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研究:作者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是什么意思呢?面对艰难险阻,“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并曾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总之,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全面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丰富学生的人格素养,健全学生各种情感的必备要素,以使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