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内化基于选择心理青少年学生德育内化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14694 浏览:607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选择心理分析

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互动性、快捷性及虚拟性等特点,使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心理有别于传统媒体下的选择心理,这种选择心理的变化,将会影响青少年学生对德育信息的接受度,进而影响其网络行为包括网络道德实践。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并分析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心理,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1.从众心理支配下的积极“参与”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体由于受到他人及群体的行为、心理等影响,在自身的心理、判断力、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模式。从众心理常常使个体在其行为与群体表现出差异时产生一种压力,从而迫使自己做出改变,使自己的行为趋向于多数人。因此,从众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就心理学角度而言,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参与心理主要源于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期望把握时代潮流,期望得到更多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优点,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具有盲目性的从众心理,它虽然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也容易使他们不断陷入自欺欺人的深渊。

2.为释放压力而产生的“娱乐”心理

青少年学生的娱乐心理是网络世界中典型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随着学生可支配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而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遣,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青少年学生往往通过网络游戏表现自我、发展天赋。然而,当前我国的网络游戏以战争、竞争、神话玄幻、魔法奇幻等为主要游戏题材,游戏内容的火爆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道德认知模糊,置身虚拟世界,留连忘返。由于青少年学生大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长期沉溺于,习惯于暴力和场面,将影响其思维行为方式,形成麻木的生命观。这种“娱乐”心理会使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因此,需要德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控制。

3.好奇心驱使下的“猎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心理行为,而网络由于其传递的信息瞬息万变、包罗万象,使得青少年学生在本能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网络信息的猎奇心理需求感。在他们的闲暇时间,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得到充分释放,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常常沉迷于网络,在网络生活得“无拘无束”、“放任自流”。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一定的政治辨别力,难免会在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传播中迷失方向,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论和信念指导,很难控制自己的网络道德,往往表现出对现实道德的破坏和变异,为寻求刺激而产生偏激行为,由此产生网络道德的失范现象。

4.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心理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像一本实时更新的大百科全书,对于如此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并不是全部接受的,也不可能全部消化,他们的注意是一种选择性注意。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受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传递的信息往往和人们接受的信息不一致,人们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忆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却被忘却,由此形成选择性记忆。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倾向于记忆一些更加感性化的、符合年龄特征的、娱乐性的或有助于发挥想象的信息。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青少年学生这种心理现象,积极创设情境,为其产生对预设德育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奠定基础。

5.认知能力的提高引发的“求知”心理

由于青少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好奇心和求胜心等驱使其产生旺盛的求知,希望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新事物,学习更多新东西。网络扩展了青少年学生获得知识的领域和范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使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强化,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求知,往往能够快速接受和吸收各方面的信息。但是,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青少年道德识别能力较低,很可能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较大的思想冲击,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看到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求知心理积极作用的同时,一定要认识到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接受主体因素对德育内化的影响分析

作为一种价值教育,德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接受理论最初来源于西方解释学,邱柏生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将“接受”定义为:主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接受过程不仅受环境影响,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者有关,而且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连。接受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化是指德育内容的接受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过程。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接受环境,诸要素虽然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互相依赖,共同作用于德育过程。
道德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受个人成长环境、经历、文化背景、感情、心理等主观意识的影响,加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传统等外在影响,这些因素都制约其接受程度。德育内容首先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在于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然而接受主体本身又具有诸多的主体因素,这些因素将对德育内化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接受主体的信念、习惯、本能等心理因素会对德育内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心理状态情况下,受教育者对德育信息的接受效果明显不同,也许其中某一因素的显著变化将成为决定德育内化成效的关键因素。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有着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选择心理,这种选择心理势必影响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

三、有效利用青少年学生的选择心理,为德育内化打造接受主体基础

1.满足求知心理,打造网络德育实践平台

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网络时代普遍存在的求知心理,结合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及当前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德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情境,开发网络德育的实践平台。网络德育的实践内容要实现以教材为载体向以网络为载体转变,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只有德育实践内容丰富多彩,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由此,可以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基本实现“全天候”、“全覆盖”。

2.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主动参与德育活动

针对网络时代学生的“参与”心理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德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参与”心理的积极效应,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的提升。网络德育时代,逐渐打破了德育课堂和学校的界限,拓展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德育内容不再完全由教师规定和安排,青少年学生开始自主选择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我教育。青少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在获取网络德育信息时,青少年学生更多依靠自身的约束,自己辨别、分享和接受相应的道德观念,并进行道德实践。

3.开发多样化网络德育载体,寓教于乐

为有效利用学生的娱乐心理,网络载体应该趋于多样化,如网络游戏、、飞信、微博、网络空间等都可以借以进行道德教育,既可以拓展德育的空间和渠道,又可以提高德育的效果。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比较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网络时代德育方式的变革方向。利用网络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可以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探讨道德问题,这种互动、引导、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更好地提高网络德育的效果。

4.不断满足身心需求,在“猎奇”中实现德育的“选择性记忆”

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外在软约束力,而且是人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道德是其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注重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尤其是猎奇心理,要充分引导其猎奇心理,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生活化的德育案例等逐渐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吸引其注意力,力求实现德育内容的“选择性记忆”。
参考文献
程丽丽,刘洋.接受理论的接受主体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魏晓波.基于接受主体理论的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机制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责任编辑 杨 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