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浅谈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15228 浏览:617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学生以小姐为单位的学习形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进发创新的火花。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小组合作 学习
[]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84-01

1.当前存在的问题

1.1重视形式,缺乏实质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笔者听过一节低年级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生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

1.3学生间的关系不协调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上一节“统计”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师把各种颜色的花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摆出象形统计图,统计每种花的数量;个别学生把卡片全部拿去,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就举手报告老师,然后才一起操作。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因而造成上述问题。

2.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2.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进行。一般4~6人为一组,组内成员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讨论的组织人、记录人、发言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他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

2.2确立小组合作机制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所以确立合作机制、调整合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内设有小组长、常规委员、记录员、发言代表和发言补充员等角色。合作前进行分工,合作中各负其责且灵活互补,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在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例如圆的认识,教师提供给每个合作小组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图钉、一条线、一个铅笔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即便是合作,在操作过程中也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因此,在画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互相配合、积极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深刻体会了画圆各要素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圆心、半径、直径积累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为弥补学生的不同差异,可定期或有针对性地进行角色轮换,让每个组员都有机会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和代表集体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2.3明确学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习任务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究和讨论价值的学习内容,通过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

2.4学会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时,首先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学困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是直接从好学生那获得信息。合作学习要给所有的学生,特别是给学困生提供动脑思考、进步的机会,以使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交流有两种情形,一是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一是小组间的交流。前者是小组成员在独立思考获取个人想法后在小组内阐述各自观点,与人倾听,对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后者是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它小组帮助解决。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培养。针对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烈、缺乏合作能力的弱点,教师应经常教给训练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倾听、归纳别人的意见,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干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正在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所秉持的各种理念,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合作学习的各种基本策略,也才能逐步走向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