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道德教育社会转型中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7881 浏览:251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中国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传统的社会秩序遭到剧烈影响,道德标准、观念、价值观等发生了巨大变迁,青少年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对象,在原有道德教育模式影响下,道德教育的目标、方法、内容、理念等方面也随之出现了种种困境。因此,分析目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困境并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是解决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时效性的重要前提。

一、 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分析

1.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的分离

在 “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了底线教育与超越性教育的分离,呈现出两个极端,实践中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分层不清晰、目标定位失准,要么抓住道德价值序列中的底层,对学生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进行强化,要么用至善的理念育人,把道德摆在一个神圣的地位,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目标。

2.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

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的困境在实践中表现为没有对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进行理性地区分和理解。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使人们遵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知识教育是要通过相关教育手段,让受教育者了解和把握特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陌生人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束缚力逐渐弱化,这种社会氛围使青少年道德教育也出现了“功利化”倾向,倾向性地选择了短期可以见效较快的知识教育,或者在名誉上是从事道德教育,实则是空洞地讲授许多“大道德”,结果是青年学生虽然了解了许多道德知识、规范,但将道德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上升为自身的道德行为的能力却很低甚至为零。

3.教育语境与现实语境的偏差

“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来源于道德理论本身的解释力” ,在社会转型中的种种变化例如权钱交易的官员腐败问题、经济领域的商业诚信缺失问题以及随处可见的公德失范问题,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常常处于失语状态,殿堂中呈现的空洞内容难以得到青少年的认可,在实践中表现为教育内容、过程的简单化、理想化及浪漫化,教育理念、内容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呈现方式、教育者的教育方式不能为青年学生解决在道德实践中的问题,难以突出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4.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分离

在社会转型中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另一困境就是依然惯性使用灌输式教育,很大程度上忽略青少年的个体需求,表现在灌输教育与学生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主体性的分离,在实践中一味使用单一的说教方式和填鸭式的方式,和新时代中的青少年的新鲜思维、特立独行和独特的认知特点形成一对矛盾,导致道德教育结果重量不重质,重形式不重内涵,青年学生被动地“被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二、 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的反思

1.对道德教育层次关系的辩证反思

道德教育必须厘清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道德教育的分层问题。通常来讲,道德教育包含理想、原则、规则三个层次。理想教育就是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是道德教育的最高要求;普遍的原则教育就是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成为遵守社会道德原则的具有优质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比理想教育低一个层次;价值序列的最低层级就是道德的规则教育,一般是以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最初步、简单的道德教育。目前底线教育和超越性教育分离的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进入“陌生人社会”后,社会秩序、价值观呈多元化,各种失德、败德现象屡屡发生,导致人们容易做出两种极端的选择,要么一步到位的理想化教育,要么把道德教育的标准中心下移至底线,呈现出一种失衡的状态,忽略了道德教育的三个层级是互相关联,按层次递进的,应按照不同主体的认知特点、道德能力、情感来实践教育内容和目标,不要陷入在道德底线和超越性教育各执一端的窠臼中。

2.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的内部探究

造成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一直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实践一直深受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伸出“德行教育”的主张,认为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只要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其次,在“陌生人社会中”,构成原来的基础的家庭也随之发生变迁,大家庭(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逐渐减少,核心家庭(父母、孩子三口之家)不断增多,要通过家庭进行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已不切实可行,社会更多地把道德教育的重任寄托在学校,导致青少年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自觉落入“立竿见影”的知识教育的窠臼;再次,从教师方面来看,“80后”、“90后”的青年教师自身的道德理论、经验以及能力不足,使道德教育在时效性和知识教育的天平上发生倾斜,造成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

3.教育语境与现实语境的反思

在“陌生人社会”中,随着社会结构、人员流动、经济模式的变化,原来维系“熟人社会”的许多道德机制正在失效,调节新型社会的新的道德机制正在确立,从社会秩序的维系来看,理性法则在逐步取代“熟人社会”的情感手段,社会成员的异质性越来越突出,这一系列变化直接导致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发生质的变化,“人们往往需要对新的道德处境进行分析判断”。“冷漠”、“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见死不救”等关键词正在挑战书本上呈现的“热情”、“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往往陷入纠结状态。这些现象和变化单靠几本内容几年都不做大的变动的教科书上的道德知识是不能解释的;从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教科书上的内容、薄弱的解释力和说教在他们那里值得推敲;从教育者角度来看,旧有的教育理念、思路、方法桎梏了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从教材的选编和解读、教育内容的更新、手段方式的革新、教育技术的改进都需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灌输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分离的反思从“陌生人社会”的特征来看,随着人口的流动与迁移,人们不再像传统社会当中那样,分享高度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念,从前社会建立起的亲密的“道德朋友”关系正在逐渐被“道德陌生人”关系所替代,是“孤独的道德人群”。从教育对象来看,青少年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文化、宗教、民族背景,把传统的教育机制灌输教育模式实施在多元的教育对象身上抑制了其独立思考并将之内化;从当代青少年的特征来看,当今的“90”后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成果,对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的变化比成年人有更大的适应能力,但是随着社会变迁,他们所受的压力也较大,时刻处于生存焦虑、学习竞争、社会交际、人生拓展、就业等多重压力下,既有群体性特征,个体诉求也越来越强烈;从教育者来看,教育水平由于学历背景、专业、从业经验、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性,在教育实践中难免出现对教育对象的需求难以把握的现象;从道德教育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来看,首先道德教育主要承担在思品课教师、青少年辅导员、党务工作者的身上,有的还是“双肩挑”,道德教育过多地强调作为任务完成,专项的经费、人员、硬件配备不足;道德教育的效果测量和考核一直是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难题,一直没有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成效,难以适应“陌生人社会”中学生遭遇的道德境遇。

三、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1.革新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过程,面对“陌生人社会”中的各种新变化和新特征,急需对传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统的以灌输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机制进行革新,要与时俱进,要时刻应对各种新形势,采用能够有效传递道德知识和信息,又能有效激活青少年的内心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话语系统来支撑道德教育。拓宽传统话语系统中偏重政治意识形态的对话语境,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在多元的道德价值观的“陌生人社会”中实现主流话语与非主流话语、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书本话语与网络话语的高度和谐。

2.提升青少年道德教育者的教育艺术

要充分发挥授课艺术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做法中教师要以严肃的态度进行道德教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甚至让学生惧怕地接受道德教育,给学生造成道德宛若一道冷漠的高墙,难以接近。在“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教育,要求教师饱含热情,在学生面前展现出热爱生活、积极应对社会变化、高尚的职业道德,彻底改变青少年道德教育者传统的教育方式、出场路径,才能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道德的规则、原则、理想的升华,实现道德主体的化知为智、化智为德、化德为行。

3.教学中多学科理论的融入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不能把其仅仅看做是一个单一的项目,在“陌生人社会中”,当千篇一律的说教遭遇多元道德价值观时,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必须选择多向度研究,走不断向其他学科拓展,博采众长的路径。这就要求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要走出单纯的教育学的学科局限性,巧妙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科视野来支撑道德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从多维角度进行道德教育研究,获取最大值的教育效果。

4.强化青少年德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也为德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强化人文关怀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应该通过学习、培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尤其是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教育理念、提升道德修养;其次,在教育方式上,不能只会使用“你应该”、“你不能”等的灌输、说教方式,对待学生要亲切和蔼、包容大度,在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寓理于其中;从教育创新角度看,青少年德育工作者要强化隐形教育的功能,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倾听学生的声音,以身载道,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其答疑解惑,实现“树人”的目标。

5.道德教育走出课堂,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

针对当代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探求多方位、宽渠道的教育途径,让道德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书本上;载体方面,应该具有开放性,例如组织讨论会,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讨;联系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学生模拟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并就其道德表现组织学生讨论;活跃校园的积极向上的学生社团和俱乐部,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卫生机构的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在为学生就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辅导时强化学生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在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书本上的道德知识,要强化现实问题的运用,要结合青少年的实际困难和他们关注的现实问题,来设计教育内容,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6.将传统道德教育融入道德教育内容中

要将传统道德中的积极成分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紧密结合。一是将传统道德中的个体本位升华为社会公众道德,促使青少年的道德实践、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变;二是与时俱进地赋予传统道德以时代内涵,将积极向上的成分与当今的世情、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在传统道德文化中不断深挖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拼搏意识、处理个人与集体、家庭、国家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同时,启迪和熏陶学生,促进他们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

7.注重学校、家庭的道德教育联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当前青少年面临的道德教育中的种种困境的解决,不是社会的一个单位就可以解决的,要重视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不能只是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职责,也要强调父母道德教育的主体和责任。这就涉及到这两项功能的整合,要强化家校沟通、互动、协作的体系构建,例如建立信息的双向流转机制,学校要向家庭传输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延伸互动;双方要建立跟踪机制,对学生的道德实践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创建学校和家庭的对话协作平台和常设组织机构,保证家校长期的良好互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让家长参加到学校的道德教育科研项目中以实现良好的德育合力。
参考文献
张帅,宋强.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困境与突破研讨会”综述.当代青年研究,2011(2).
秋石.正视道德问题 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道德状况.求是,2012(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