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浅析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33513 浏览:1566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分析1841-1997年期间香港学制的演变。在芸芸的教育范畴中,“学制”是十分具代表性的一个范畴,更能反映教育的实况。香港缺乏自然资源,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城市,可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时移世易,香港经济面临转型,教育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挑战,要进行大规模改革,已经是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共鸣。但是应该改革甚么,怎么改革,却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审视今天议论纷纭的教育论题:教学语言、课程改革、大学学制、预科学制、教育素质……都可说是20世纪70年代的老问题的延伸。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首过去,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早期研究香港教育史的多是欧洲人。他们不免用英文写作,用欧洲人的态度和视角来观察、解释香港的教育。这样分析香港教育史,观点难免偏颇,有学者称之为“殖义的史学”(colonialhistoricalscholarship)。至于大部分以中文撰写的研究报告,大都只停留在抄缀史料成文的阶段,作者本尚未形成一定的态度和视角。有之,则是偏于用传统中国儒家的视角来论述。能够掌握香港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找到恰当的视角熟悉香港教育史。英国人割占香港以后,不断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同时,由于香港一直与中国大陆保持紧密的联系,香港的教育制度也不免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香港的学制,可以说是由中西文化,再加上香港本土文化共同塑造出来的。因此,以香港为本位,采用文化的视角,才能够深切熟悉和评价香港百多年来的学制演变。充分而真确的史料是分析的基础。检视已往的研究成果,发现史料错误并不罕见。中国传统的史学方法长于史料的搜集、整理和鉴别,仍然是有用的工具。此外,A.Sweeting(1990)尝试用“新历史方法”写香港教育史,特别夸大|教学论文网|教育活动中“当事人”(client)的重要性,而这正是传统史学所忽略的。本文参照采用了“新历史方法”分析史料,以求更全面地展示历史全貌。最后,本文也鉴戒了当代英国学者劳顿(Lawton,1989)的文化分析理论(culturalanalysis),藉此探寻造成学制演变的深层文化因素。论文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目的和方法,并回顾已往研究成果。第二章“香港学制演变概述”,有条理地描画百多年来香港学制演变的概况,并说明每一个阶段的特征。三、四、五章分别是“中文学校学制分析”、“英文学校学制分析”、“高等教育学制分析”,重点地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几类学制。第六章是“结论”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揭示“文化传播”主导了香港一百五十年的学制演变,而“教学语言”则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关键词】:
【论文提纲】:第一章绪论8-27第一节研究意义8-10第二节文献回顾10-17第三节研究范围与研究目的17-22第四节研究方法22-27第二章香港学制演变概述27-67第一节香港教育史的分期(1841-1997)27-29第二节基督教教育时期(1841-1859)29-33第三节西方学制建立时期(1860-1877)33-37第四节英文教育提高时期(1878-1911)37-43第五节中文学制建立时期(1912-1934)43-47第六节学制全面建立时期(1935-1951)47-52第七节中文教育提高时期(1951-1964)52-58第八节矛盾充斥的稳定期(1965-1983)58-62第九节全面过渡英制时期(1984-1997)62-67第三章中文学校学制分析67-88第一节早期中文小学呈现的文化矛盾67-70第二节中文小学的定位70-76第三节中文中学的文化角力76-80第四节中文中学的典型—汉文中学80-83第五节小结83-88第四章英文学校学制分析88-108第一节从宗教中文学校到世俗英文学校88-92第二节中心书院学制分析92-97第三节英文学校发展策略的演变97-105第四节小结105-108第五章高等教育学制分析108-128第一节高等教育的开始和确立108-112第二节香港大学的性格112-116第三节政局变动下的高等教育发展116-121第四节产业时代的高等教育演变121-125第五节小结125-128第六章结论128-135第一节主导香港学制演变的因素128-131第二节历史的评价和启示131-135附录:香港学制演变大事年表135-144参考文献144-149后记14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