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26737 浏览:128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王照是中国近代主张和平改革的重要人物,以教育为本位的改革思想,支配他一生的言论与活动。戊戌维新时期,受时代感召,本着爱国热情和开风气的宗旨,他积极参加了变法活动,因弹劾礼部六堂官而名噪一时。他还参加康梁团体的一些决策活动,代康有为呈递奏折,保荐维新派的一些重要人物,这些均起过好的影响。此外,他还弹劾具有劣迹的维新派重要人物张荫桓,主要目的是为了整饬吏治,也有它的积极作用。他与康梁既有合作,也有分歧。康梁注重政治体制改革,而他所注重的是教育;康梁实行的是扶帝抑后的策略,而他力主调和帝后矛盾,以减小变法的阻力。王氏同康梁在策略上的分歧,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维新派的共同悲剧在于缺乏足够的支持气力|教学论文范文|。这是戊戍维新运动难以成功的一个原因。戊戌政变后,他与康梁逃亡日本,积极营救光绪,反对慈禧的废立阴谋;归国后又不顾生命危险助光绪复政。王氏的这种活动,与封建时代单纯的忠君行为不同,其目的是为了保住光绪这面变法大旗,继续同顽固守旧势力作斗争,因而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在日本期间,王氏与康梁分道扬鑣。此后,康梁继续坚持其流亡政治家的活动,坚持和平改革,反对孙中山的暴力革命。而王氏却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义和团运动中吸取教训,进一步熟悉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和普及教育的重要性,从事文字改革工作,为普及教育创造利器。他不但创制和大力推广官话字母,而且还积极提倡口语教育和平民教育,对中国的文字改革和普及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从拯救教育的角度出发,他对辛亥革命持某种程度的同情与理解。辛亥革命后至1933年逝世为止,他很少参加政治活动,主要是著书立说。在教育理论方面,他提出教育主脑论,把教育放到了崇高的地位;他还提倡生活教育和学童教育。他夸大|教学论文网|教育是救国的不二法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分歧|英语教学论文|时宜的一面;但是,他的某些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具有启迪作用。在政治经济理论方面,他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追求共和,赞同南方孙中山革命势力的和平统一政策,关心民生,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但是,这一时期特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思想上的主导方面是反对社会主义。在政治上,他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特别是反对中国领导的人民革命。经济上,他维护封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固然也有反对官僚资本统治的一面,但更主要地是反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他批评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批评阎锡山的“劳资合一论”,终极目的是为了抵制社会主义。此外,他还批评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主要原因在于梁氏理论与他的以教育为本位的改革思想极不协调,他所赞同的是胡适的一步一步改革的主张。王氏同梁氏的争论反映了中国近代和平改革者内部的分歧。总而言之,大体上以辛亥革命为界,王氏前后扮演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辛亥革命前,他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维新志士;辛亥革命后,他是一个不赞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和平改革论者。王氏终极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于他还保存浓厚的的封建传统思想。此外,他的渐进的历史观,也是他落伍的一个原因。王氏一生关心时势,为教育救国奔走呼号,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他的悲剧在于:他不懂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制度,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道路。晚年,王氏遁入空门|教育论文范文|,过着凄凉孤独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他的教育救国理想幻灭的一个缩影。【关键词】:王照和平改革教育救国
【论文提纲】:前言6-9第一章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崭露头角9-26第一节变法前的经历9-11第二节戊戌变法中的主要活动11-22第三节与康有为的分歧22-26第二章变法失败后谋救光绪的活动26-43第一节逃亡日本26-27第二节游说日本政要27-33第三节同康梁分道扬鑣33-38第四节反对慈禧废立阴谋38-40第五节回国继续营救光绪40-43第三章创制官话合声字母43-63第一节归国后转向普及教育43-46第二节创制官话字母46-50第三节赢得上层人士赞助50-52第四节注重民间推广52-55第五节资政院55-56第六节读音统一会之争56-60第七节评说60-63第四章力倡教育救国抨击军阀63-75第一节救国以教育为主脑63-70第二节抨击军阀统治70-75第五章批评孙中山与阎锡山——为私有制辩护75-87第一节批评孙中山的民生主义75-84第二节驳阎锡山“劳资合一论”84-87第六章批评梁漱溟进一步凸显其教育本位的改革思想87-101第一节对梁漱溟的文化观及其乡村建设理论的批评87-94第二节与胡适改革思想合流94-101余论101-103主要参考文献103-105后记1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