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18677 浏览:831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音乐即兴创作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国外民族音乐学界和音乐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本研究以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试图阐释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规律,并将其引入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以培养既热爱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本研究从梳理国内外即兴创作观点出发,界定了音乐即兴创作概念。根据与原有音乐基础的关系,将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分为框格式、自由式、衍展式三种类型,将其过程概括为“传承、变易、创新”三个阶段,即“传承是基础,变易是动力,创新是目标与结果”,并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中的即兴变易行为过程、引发即兴变易的因素和即兴变易手法。探索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是“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并有机地融合了审美、实践、文化哲学因素;从思维、知识、行为三个维度来阐释音乐即兴创作的心理学基础;从文化角度,阐述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对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母语音乐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波兰尼的沉默认知学习理论和中国传统审美的“观、味、悟”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规律,将其概括为“融入·超越·创新”三维模式,即“融入是传承的基础,超越是变易的动力,创新是终极目标和结果”。将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引入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以传统民歌和器乐曲为教学素材,在原型基础上实施变易的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规律。在中小学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作品与创造性倾向测试数据统计为依据,检验了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实践可行性与初期效果。对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实验教学进行理性分析,总结教学经验,剖析存在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实验法、调查问卷法、量化数据统计法等,较为系统地论证了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模式与实践规律。【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
【论文提纲】:摘要2-3Abstract3-4中文文摘4-7目录7-15绪论15-37一.研究缘起15-16二.文献综述16-32(一)国外音乐即兴创作及其教育研究现状16-26(二)国内音乐即兴创作及其教育研究现状26-32三.研究意义32-34(一)理论意义32-33(二)现实意义33-34四.研究方法34-35五.研究思路35-37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的即兴创作37-95第一节音乐即兴创作37-45一."即兴"之溯源37-39二.音乐即兴创作诸说39-42三."即兴创作"术语之选择42-44四.本文的音乐即兴创作观44-45五.音乐即兴创作的概念界定45第二节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的三种类型45-50一.框格式类型46-48二.自由式类型48三.衍展式类型48-50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的三个阶段50-91一.传承50-53二.变易53-86三.创新86-91小结91-95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理论与现实基础95-147第一节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哲学基础95-104一.审美、实践、创造音乐教育哲学观之简述96-100二.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三个哲学维度100-104第二节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心理学基础104-133一.国内外各种音乐即兴创作观105-117二.国内外各种音乐即兴创作观之评述117-123三.音乐即兴创作的思维、知识与行为之三维基础123-133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文化价值133-145一.教育中人的形象与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133-137二.20世纪两次外来文化冲击与民族音乐教育137-142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142-145小结145-147第三章融入·超越·创新——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三维模式147-193第一节沉默认知学习与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学习147-159一.沉默认知学习论的三境界说147-150二.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学习的三层次说150-157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学习方式与学校教学方式关系之探讨157-159第二节融入·超越·创新——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三维模式159-191一.融入161-164二.超越164-182三、创新182-191小结191-193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实践探索193-273第一节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实验设计与教学思路193-201一.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实验设计193-199二.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的教学思路199-201第二节中国传统民歌即兴创作教学实践探索201-231一.以河南驻马店民歌《麻利麻利索》为原型的即兴创作教学实践201-214二.以河南焦作民歌《小笤帚》为原型的即兴创作教学实践214-218三.以山西民歌《走绛州》为原型的即兴创作教学实践218-226四.以河北民歌《孟姜女》为原型的即兴创作教学实践226-231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课堂器乐(竖笛)即兴创作教学实践探索231-245一.《孟姜女调》的课堂器乐即兴创作教学实践231-237二.《老六板》的课堂器乐即兴创作教学实践237-245第四节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实践效果与反思245-271一.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实践效果的量化分析245-263二.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实践效果的质性分析263-264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实践经验之反思264-269四.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实践存在问题之反思269-271小结271-273第五章结论273-279附录1实验教材所选民歌279-281附录2部分学生作品281-303附录3创造性倾向量表303-309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303-307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307-309附录4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表309-319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测试数据分析309-313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测试数据分析313-319附录5实验后测试数据分析表319-335托兰斯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测试数据分析319-325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测试数据分析325-335参考文献335-355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355-357致谢357-359索引1图例359-360索引2表格360-362索引3谱例362-367个人简历367-36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