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体对教学培养制度态度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5021 浏览:164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性的,研究的类型是描述性的,研究的性质是实证性的。本研究以态度理论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2347名全日制大二、大三、大四大学生的调查,从学生主体主观的角度出发,从认知,兴趣,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态度。首先考察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认知度,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总体上认知度一般;年级越高、自评学习态度越认真、学习成绩越靠前的学生认知度越高,工科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认知度高于理科、管科和文科学生。其次考察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兴趣度,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总体上兴趣度较高;自评学习态度越认真、学习成绩越靠前的学生兴趣度越高,理科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兴趣度比管科、工科和文科学生高。再次考察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就业、考研作用评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总体的就业作用评价较高,对教学培养制度总体的考研作用评价较高。二年级、自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和学习成绩前21-40的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就业作用评价最高,理科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就业作用评价比工科、文科和管科学生高;女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考研作用评价比男生高,年级越低、自评学习态度越认真、学习成绩越靠前的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考研作用评价越高。然后考察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素质培养作用评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总体的素质培养作用评价较高;女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素质培养作用评价比男生略高,自评学习态度越认真、学习成绩越靠前的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素质培养作用评价越高。进一步考察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公道性评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总体的公道性评价较高;女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公道性评价比男生高。最后在研究基本结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认知度、兴趣度和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度化社会化程度与大学生对教学培养制度认知度的关系、大学生对“政治”类课程的态度应引起重视三个问题。【关键词】:教育主体教学培养制度态度大学生
【论文提纲】:摘要4-5Abstract5-91研究的出发点9-201.1研究背景与关注问题9-101.2相关文献综述10-151.3研究的思路15-181.4研究的方法18-202教育主体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认知度及差异20-262.1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认知度20-222.2对教学培养制度认知度的差异22-263教育主体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兴趣度及差异26-313.1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兴趣度26-283.2对教学培养制度兴趣度的差异28-314教育主体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就业、考研作用评价及差异31-414.1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就业作用评价31-334.2对教学培养制度就业作用评价的差异33-364.3对教学培养制度的考研作用评价36-384.4对教学培养制度考研作用评价的差异38-415教育主体对教学培养制度的素质培养作用评价及差异41-465.1对教学培养制度的素质培养作用评价41-435.2对教学培养制度素质培养作用评价的差异43-466教育主体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公道性评价及差异46-516.1对教学培养制度的公道性评价46-496.2对教学培养制度公道性评价的差异49-517结论与讨论51-567.1本研究的基本结论51-527.2讨论与思考52-547.3研究的局限54-56注释56-58致谢58-59参考文献59-63附录调查问卷63-6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