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干涉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10612 浏览:370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依据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中的知信行模式(知识-态度-信念-行为模式),于2005年4月至9月间,在活动|教育教学论文|性建筑工人较多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整群抽取青山区、洪山区、武昌区三个建筑工地基本固定的约300名男性建筑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线调查获取建筑工人群体既往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主要需求等资料,根据人群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面对面宣教(发放宣教手册、展出宣教图板、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宣教碟片及举行知识竞赛五种形式)和同伴教育等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过程和效果评价;同时采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建筑工人对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熟悉、需求和建议等,通过定性研究获取一些深层次信息作为定量研究的有效补充。本研究旨在探寻建筑工人中预防艾滋病的经济实用有效的方法和形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工作模式。本研究干涉前基线调查收集有效调查问卷301份,干涉后绩效调查收集有效调查问卷299份;同时收集个人深入访谈23份。该人群均匀年龄36.3±10.11岁,15-49岁年龄段占人群总数的90.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7.8;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72.1;既往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比例较低,手段单一,主要渠道仍为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体,老年组和大学组既往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基线调查显示,建筑工人群体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较低,且相关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也不平衡,基本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不足50,低于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该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与配偶外女性甚至性工作者发生过性关系,且性伴不固定者近一半,与这些配偶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频率亦较高,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到20。健康教育干涉后,建筑工人群体不同年龄组、不同学历组和不同婚姻状况组在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等方面的知晓率和均匀得分大都明显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群体中与配偶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比例和有性需求时选择找性工作者的比例均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行为改变尚不十分明显。无论哪种形式的面对面宣教活动,介入的工人90以上均能记住或大概记住其中所宣教的知识内容,建筑工人对观看碟片的认同率最高,其余依次是知识讲座、宣教手册、宣传图板和知识竞赛,不同年龄组、不同学历组对于五种面对面宣教形式的认同情况有所差异,青年组对于宣教碟片的认同率最高,而对宣教手册的认同率最低;壮年组和中年组对于知识讲座的认同率最高,而对知识竞赛的认同率最低;老年组对于宣教手册和宣教碟片的认同率最高,而对知识竞赛的认同率最低;大学组对于宣教手册和宣教图板的认同率最高;高中组对于宣教手册的认同率最高;初中组和小学组对于知识讲座的认同率最高;未上学组对于宣教碟片的认同率最高。建筑工人群体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较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婚外性行为和贸易|教育教学论文|性行为及多性伴和安全套使用率低等危险情况的存在,以及很难改变的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现状使其轻易感染艾滋病并成为HIV从高危人群传播到一般人群的桥梁。因此,建筑工人群体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社会弱势和脆弱人群,需要采取一些综合而系统的措施开展预防工作。健康教育干涉是在建筑工人中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遏制艾滋病感染流行的有效措施,在建筑工人中深受欢迎。根据建筑工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内容通俗、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多层面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可以迅速大幅提升该人群的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并进而形成行为改变,有效的阻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值得在其他类似的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中推广。【关键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行为健康教育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1前言11-13第一章对象与方法13-151.1研究方法与设计131.2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131.3研究内容131.4干涉措施13-141.4.1干涉时间和地点131.4.2干涉过程13-141.5过程和效果评价141.6资料收集方法141.7调查问卷及相关指标丈量|教学论文网|141.8资料整理、录入和统计分析14-15第二章结果15-272.1基线资料15-192.1.1人群资料15-162.1.2既往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16-172.1.3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情况17-182.1.4性行为情况18-192.2绩效调查19-252.2.1人群资料比较192.2.2健康教育干涉前后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情况比较19-232.2.3健康教育干涉前后性行为情况比较232.2.4健康教育干涉活动介入和评价情况23-252.3访谈获得的定性研究结果25-27第三章讨论27-323.1人群特点和既往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273.2健康教育干涉对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27-283.3健康教育干涉活动的评价28-293.4在建筑工人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的体会和建议29-313.4.1建立保障机制29-303.4.2注重工作方法30-313.5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性研究31-32第四章结论32-34参考文献34-37综述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研究现状37-541.艾滋病流行形势37-401.1全球和亚洲艾滋病流行形势37-391.2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39-401.2.1流行历史与现状391.2.2流行特点39-402.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理论40-422.1定义402.2工作原理及特点402.3理论基础40-412.3.1行为基本理论40-412.3.2传播基本理论412.3.3教育基本理论412.4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41-423.健康教育理论在预防艾滋病中的实践42-513.1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的策略和方法42-453.1.1宣传教育423.1.2外展服务423.1.3同伴教育42-433.1.4提倡安全性行为,推广10096安全套使用433.1.5推广维持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43-443.1.6提倡规范的性病诊疗和咨询443.1.7提倡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counsellingandtesting,VCT)443.1.8推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涉44-453.2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的目标人群45-513.2.1一般人群45-463.2.2重点人群46-483.2.3高危人群48-513.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的评价514.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51-544.1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最佳实践模式尚未形成51-524.2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效果的研究略显不足52-544.2.1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加强524.2.2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涉效果评价的科学指标体系尚待建立52-54参考文献54-57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7-58致谢5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