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主体间性论述与实践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5027 浏览:167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与好的教育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相比,假如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很难有高质量教学。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决定师生的教学态度,影响教育活动的背景、方式和终极的教育成效。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师生关系有不同特性。如何熟悉和把握师生关系的本质与特性,历来是中外教育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师生关系展开持久的讨论,但不论是主导与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等都没有脱离笛卡儿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由于根据主客二元相关规律推定,在同一境域中,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必然是客体,主体是活动的发出者,客体是主体加工的对象,二者具有鲜明的等级对立关系。师生关系被理解成是知识授受关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要把师生关系统一起来既不可行也不可能。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及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等影响下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使人们逐渐打开思路,走出主客二元悖论的困境。熟悉到“他人不是客体”,师生共同卷入并融合到教育情景之中,二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主体间区域。本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溯源中西师生关系的主要观点和实践效果的基本脉络,厘清师生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和以主体性为基础的师生的交互性、理解性和同等性等主体间性的本质特征,并从教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等层面论述了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策略。第一章主要以中西师生关系历史发展为线索,以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为内容,以中西不同师生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理论依据、主要观点、实践结果及评价为逻辑框架体系,述评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出发,反思师生关系在历史文化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资源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概括出不同阶段师生关系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第二章主要从西方主体间性理论何以产生以及对主体间性的词源学考察的基础上,从熟悉论、生存伦、交往论和实践论等角度,对不同层面的主体间性理论的致思理路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试图对不同理论进行整合与统一。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从德性与知性维度展开批判与反思,对中西主体间性理论的异同和融合做了比较思考。以期为师生主体间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针对主客师生范式的局限性,笔者尝试从历史、学理逻辑等方面确证师生主体间性理论得以成立的可能性、公道性和必然性。在提出对象二分法、主体性二分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师生主体间性的内涵和本质特点。确立了师生主体间性范式研究的本体地位。第四章主要从理论依据、有效条件|教育论文网|和理解媒体等方面对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理解何以可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证。同时在分析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特点和效能的基础上,提出师生主体间性理念建构教学效能的实践方略。第五章从德育价值取向发展史的视野和现实德育困境的表征出发,阐释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内涵及其公道性。从条件|教育论文网|、保障、条件、要素、途径等方面提出师生主体间性的实践策略。第六章从一般管理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发展史的回顾与批判中,解析班级管理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师生主体间性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则和策略。【关键词】:师生主体间性主体性主客师生关系理解
【论文提纲】:摘要3-5Abstract5-11导论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建构的意义11-33一、对构建教育本质理论与实践的意义11-13二、对熟悉和实现教育目的意义13-15三、对构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意义15-17四、对构建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意义17-19五、对构建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意义19-20六、范式转换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0-33(一)范式视界21(二)范式转换21-30(三)新范式的意义30-33第一章中西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33-54一、中国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33-46(一)孔子“如父子”师生关系33-35(二)封建时期“如君臣”师生关系35-39(三)建国后“如主客”师生关系39-46二、西方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46-54(一)苏格拉底朴素同等的师生关系46-47(二)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47-48(三)杜威“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48-49(四)新兴哲学思潮下的师生关系49-50(五)现代西方实证性师生关系50-54第二章师生主体间性思想的理论基础54-72一、英文单词“intersubjectivity”的词源学的考释54-55(一)英语解释的本义54-55(二)汉语翻译不同称谓的辨析55二、西方哲学中不同层面“主体间性”的意蕴与整合55-65(一)他者是可还原的我55-57(二)在世界之中57-59(三)视界融合59-61(四)语言中的交往61-62(五)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2-63(六)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总体价值旨归63-65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考察与批判65-69(一)儒学中“仁”的主体间性意味65-67(二)庄子论“辩”中的主体间性意味67-69四、中西主体间性理论之比较69-72(一)思维路径的比较69(二)限性的比较69-70(三)融合的切入点70-72第三章师生主体间性理论的确证和本质特征72-102一、师生主体间性理论逻辑确证72-84(一)历史逻辑72-74(二)学理逻辑74-78(三)理论确证78-84二、师生主体间性理论的本质特征84-102(一)师生始终是教育主体而非客体84-86(二)师生主体间性中主体是公道的新主体86-87(三)师生主体间性是对传统主体性的超越87-89(四)师生主体间与主客体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分89-90(五)创新性论证了主体性二分法90-93(六)孕育师生同等和谐的价值应然93-94(七)展现交互共生的价值取向94-99(八)以师生主体性为基础的主体间指导学习99-102第四章师生主体间性的教学理论与实践102-136一、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理解何以可能102-124(一)理论依据102-107(二)有效条件|教育论文网|107-110(三)理解媒体110-124二、师生主体间性教学特点124-128(一)同等性和指导性共融124-126(二)共鸣性与创新性共融126(三)差异性和共通性共融126-127(四)交互性与发展性共融127-128三、师生主体间性:教学效能的价值追求128-131(一)教学过程的基本价值128-129(二)实现教学效能的保障129-130(三)扬弃传统教学目的理路130-131(四)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之道131四、师生主体间性理念建构教学效能方略131-136(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思维方式131-132(二)变革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132-133(三)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133-136第五章师生主体间性的德育理论与实践136-153一、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的价值取向136-140(一)混沌未化的取向136-137(二)等级森严的取向137-138(三)主客二元的取向138-139(四)师生主体间性取向139-140二、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理论建构140-144(一)理论内涵141-143(二)公道性辩护143-144三、现实师生道德教育困境的表征144-146(一)外在仪式144-145(二)意义弱化145(三)简单、不连续性145-146四、师生主体间性德育的实践理路146-153(一)基本条件|教育论文网|146-147(二)基本保障147-148(三)基本条件148-151(四)关键要素151(五)基本途径151-153第六章师生主体间性的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153-172一、管理理论的主体间性转向153-158(一)古典管理理论153-154(二)现代管理理论154-156(三)管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156-158二、班级管理的主体间性转向158-163(一)古典班级管理理论的流变158-159(二)现代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159-161(三)师生主体间性班级管理理论的确立161-163三、师生主体间性班级管理的特点、原则和策略163-172(一)特点163-165(二)原则165-168(三)策略168-172余论:哲学和教育相互彰显的理想情怀172-176参考文献176-184致谢184-185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8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