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4271 浏览:12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行为作为“课堂”中的重要存在,直接关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新课程改革任务的落实。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益关注以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聚焦了众多学者的目光。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更使“课堂”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场域。但目前学术界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予以系统整体研究的成果尚未几见。鉴于此,本论文尝试以个案研究为主线,通过理论分析、课堂观察、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课堂教学行为展开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在概要先容本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特色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的内涵、分类和特点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课堂教学行为的愿景构建、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策略等问题。整体设计部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先容了研究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过程、论述了研究的效度与研究的问题。同时,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如交往行为理论、学习理论、文化理论、行动理论等也作了概要分析,并发掘这些理论对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启示。现状部分,首先选取六所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校为观察对象,采用“三角验证法”多角度地呈现出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其次结合现状,深入剖析了课堂教学行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再次提出了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圈,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圈”和“内部影响因素圈”。其中,“社会层”、“学校层”、“课堂层”三者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共同构成课堂教学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圈”;“教师层”、“学生层”、“课程层”三者“三位一体”,共同构成课堂教学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圈”。第四,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理性反思,指出了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艰巨性与迫切性。愿景构建部分,采取由抽象到具体的逐层构建模式,构建课堂教学行为的愿景。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提出了课堂教学行为的愿景构建应以人本性、有效性、和谐性、创新性为基本理念,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发展聪明与培育感情的统一、一般发展与因材施教的统一、发展主体性与发展主体间性的统一等基本原则,最后在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出课堂教学行为的愿景图。愿景图主要包括具体行为、衡量标准和参照标准三方面内容,旨在为师生行为的转变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蓝本。转变策略部分,分整体支持策略和具体实施策略两大板块来展开论述。整体支持策略主要从“社会层”、“学校层”、“课堂层”三个外部层面来论述其对课堂教学行为提供整体支持;具体实施策略则分别课堂教学行为的各个组成部分,提出了有助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互动行为转变的诸种策略。通过转变策略的应用,以期在课堂教学行为现状与愿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全面优化。最后结语部分扼要地对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做了回顾性的概括与反思,指出了本研究的发现、存在的局限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远景|教学论文范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个案研究反思研究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5英文摘要5-12第一章绪论12-49第一节研究缘起12-15一、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12-13二、笔者对课堂教学的密切关注13-15第二节研究现状15-32一、国外研究现状15-22二、国内研究现状22-30三、国内外已有研究的不足30-32第三节概念界定32-46一、课堂教学行为的内涵32-38二、课堂教学行为的分类38-42三、课堂教学行为的特点42-46第四节研究价值46-48一、理论价值46-47二、实践价值47-48第五节研究创新之处48-49第二章研究设计49-86第一节研究问题的设计49-51一、研究问题的阐述49-50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50-51第二节研究方法的选择51-54一、理论分析法52二、个案研究法52-53三、质的研究方法53-54四、问卷调查法54第三节研究对象的确定54-57一、研究对象的确定原则54-55二、个案学校的背景先容55-57第四节资料搜集的过程及其分析57-62一、进入研究"场域":"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转换57-59二、资料搜集过程59-61三、资料整理和分析61-62第五节研究的效度及问题62-66一、研究的效度62-65二、研究的问题65-66第六节研究的理论支撑66-86一、交往行为理论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66-72二、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72-78三、文化理论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78-81四、行动理论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81-86第三章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86-159第一节现状呈现——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写真86-108一、课堂观察实录86-98二、问卷调查实录98-101三、师生访谈实录101-108第二节存在问题——课堂教学行为的整体剖析108-126一、"信仰理论"与受"使用理论"支配的课堂教学行为相冲突108-111二、课堂教学行为取向的偏差111-115三、课堂教学行为的效率有待提高115-119四、课堂教学行为的"泛形式化"倾向119-120五、课堂教学行为中"失落者"与"困惑者"的出现120-124六、课堂教学行为发展的不均衡124-126第三节影响因素——课堂教学行为的深度解析126-155一、外部影响因素圈127-135二、内部影响因素圈135-155第四节调查反思——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艰巨性与迫切性155-159一、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艰巨性156-157二、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迫切性157-159第四章课堂教学行为的愿景构建159-201第一节课堂教学行为愿景的构建理念159-167一、人本性理念160-161二、有效性理念161-163三、和谐性理念163-165四、创新性理念165-167第二节课堂教学行为愿景的构建原则167-171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167-168二、发展聪明与培育感情的统一168-169三、一般发展与因材施教的统一169-170四、发展主体性与发展主体间性的统一170-171第三节课堂教学行为的愿景图171-201一、愿景图的设计171-174二、愿景图的解读174-201第五章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策略201-248第一节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整体支持策略201-215一、社会策略201-206二、学校策略206-209三、课堂策略209-215第二节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具体实施策略215-248一、教师行为的转变策略215-230二、学生行为的转变策略230-241三、互动行为的转变策略241-248结语248-252参考文献252-260附录260-265后记265-26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