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功利化与趣味化困境中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21327 浏览:950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无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理由有三:一是大学自身的课程设计有着功利化因素;二是教师自身的功利化;三是部分学生逐渐功利化。作者对此进行了浅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弥补以上不足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功利化趣味化
近年来大学语文逐渐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学者们对大学语文教学寄予厚望,以为大学语文教育可以弥补中国高等教育过于专业化,青年学生人文素质低下的不足。然而凭借若干年以事大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我以为大学语文教学并不乐观,普遍呈现出功利化和情趣化的情况教学论文,无法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初衷。

大学语文教学的功利化来自多方面。
1.大学自身的课程设计就有着功利化因素。目前的大学一般都在低年级就开展大学语文教育,很多学校都是在大一开设大学语文课,美其名曰让新生一入学就接受素质教育。但是这样的课程安排和学校整体教学情况不大匹配:低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基础课,需要适应新的专业学习方式;还有大学英语和具有中国特点的党史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公共课也一般安排在低年级,这些课程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无法有充足的精力来完成人文教育所必须的课外阅读,况且新生入学需要熟悉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学生们的留意力未必会集中在如何提高人文素质上。
大学语文教学一般都使用统一教材,但是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单一的教材难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有一些学生的人文素质比较高,对于古典诗词可以出口成章,甚至早在高中时期就读过西哲的原著,受过系统的练习,思想很有深度,一般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无法满足他们对新知的渴望;还有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完全接受应试教育,思维方式较为僵化,审美水准较低,综合能力低下,对于大学语文所展现的精神境界感到新奇和陌生。仅仅由于是专业相同,就把这两种学生放在一个课堂上接受育,是一个很可笑的事情。大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其目的是提升青年学生的精神境界,以人性主义、人文理念去熏陶青年一代,应该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把学生看成现代工厂流水线所天生的标准化产品。除此之外,大学语文课对学生的考核又有着简单化的倾向。要么是交一篇小论文,要么是以教材为基准进行开卷或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大部分流于形式,很难在其中发现学生的不足,检验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
2.教师自身的功利化。固然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广为流传,但何谓大师则众说纷纭。一般来说,大师都是在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其认定标准是学问高,而不是教学水平高。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都以论文和项目为主,教师们把大量的时间都集中在科研上,对学生的学业、心理情况教学论文和精神感受关注得很少,更何况大学语文一般都是作为公共课,课堂上有百十来号人,很难针对学生的具体不足来对症下药。对于教学内容也是能减就减,即便是上专业课,有些教师多年来用同一套教案,丝绝不见更新。整体环境如此,大学语文的教学标准相对专业课而言更加松散。由于以授课内容上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的授课范围包括古今中外,但课时有限,往往只有一个学期,总课时13—16个,结果大学语文就变成了知识的简单普及,姑且不说在课堂上无法对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系统的演变进行充分讲解,很多老师简单地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来替代背景知识的先容,学生真正能感受的熏陶实在有限。
3.部分学生逐渐功利化,早已丧失了家国情怀。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学习知识一般都以实用为标准,很少有自发的求知欲。在大学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以满腔热情投入考证考研和中去;天天早上的晨读一般都是英语;公共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埋头苦读英语和专业书;相当多的大学图书馆中借阅量最大的不是人文类书籍,而是英语和计算机等实用作用强的书。作为无用之用的大学语文教育就被学生划归为可有可无的课程之一,学生们上大学语文课,只不过是为了修学分,并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做过调查,请学生们写下对大学语文教学的看法和期望。相当多的学生希望大学语文能帮助他们提高写作和阅读技能,最好是可以给他们讲解如何应对公中申论的写作;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希望大学语文能给他们先容人类文化知识,但是他们能想到的也只是老师可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带领他们读读唐诗宋词。至于是否愿意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中出现一种犬儒化的倾向。对于他们来说,能否在大学毕业后有个好的出路是最重要的,甚至有的学生会逃避人文精神的教育,他们以为人文精神太沉重。我曾经让学生讨论张炜的《古船》,学生说作者所叙述的历史太沉重了,看不下去;而且对主人公隋抱朴的行为感到万般不解,以为他懦弱,不承担应有的责任。他们更倾向于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又由于对历史的隔膜,无法承受也无法理解文学和艺术中的历史责任感。
面对于这种功利化的情况,大学语文教学并没有彻底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为何与其教学目的相背离的理由,却普遍出现了趣味化的走势。大学语文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顶多一半,其余的人要么不来,要么就是在钻研其他科目。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经常会讲一些带有趣味的事例。例如我在讲晚清国民是如何蒙昧时,偶然拿林则徐当年上奏天子英国人的膝盖不会打弯的事情为例,让学生知道即使聪慧如林则徐,也是对外面的世界懵懵懂懂,显示了当年晚清政府是如何无知和落后。趣味化事例先容得多的话,课堂无形之中等同于书场。假设这些事例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以而进一步通过阅读了解晚清历史,了解中国历史进展的进程,即使课堂变成书场,也是一件有作用的事情。不足是,学生们经常是在我讲故事的时候抬起头来认真听,听过之后就立即埋头做题背英语或者做习题,趣味化的课堂终极变成了一种娱乐,学生们多记得的是林则徐的愚昧,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个谈资,而非感叹中国的落后,激发为国为民之情。

实在,趣味若能变成一种情趣,就能让学生感受大学的人文气味。例如人们之所以怀念民国时期的西南联大,就是由于那个时代的学校布满了自由灵动的气味,各种人物各种理念都在校园里焕发出独特的神采,这种自由环境里的互动,造就了西南联大的不朽传奇。有学者以汪曾祺为例,感慨西南联大的校园氛围时说:“在青年的学生看来,也恰正是有趣的地方。一是有感情,能以枯燥里得到赏心悦目的刺激,把沉睡的思想激活了;二是益智,由趣味这条路,把人引进新奇的世界,精神是飞起来的。青年初入学校,接受大学教育,固然有程式化的一面,但终极还是精神的自然游走,知道思想的亮点在哪,美丽的闪光何在,而自己也能进入那个有趣的创造里,其乐也是融融的。”[1]假如多一点课时,再加上教师严格要求,这种趣味化的学习态度也不是不可以转变。我曾经用将近六个课时的时间专讲《古船》,先是让学生们讨论、自由发言;接下来我点评,以历史背景讲到社会现实,以写作的缘起讲到出版时的周折,以人物形象讲到文化意蕴,最后让学生写了一份读书笔记,加以批改。经过了这次讨论,学生们才对那一段历史有所了解,同时也领会了主人公隋抱朴的精神意蕴,一改以往对隋抱朴的否定之意。
这样的教学只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个案,由于大学语文的课时有限,很难以这种方式来引领学生。以诗歌为例,诗歌是需要读者不断品读来自我感悟的文学,当年废名在吉林大学讲解唐诗时,经常在课堂上领着学生面对着唐诗出神,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文字的美丽和文学的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假如对于诗歌一句一句地解释,翻译成口语,就无异于中学语文教学,大煞诗歌自身的风景。可是品位意境是需要心境的,我有一次在讲解王维诗歌时,恰好外面春光明媚、鸟鸣婉转,便停下来让学生静下心去听,然后读诗,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却一脸茫然,不知如何说起。在面对大部头的经典作品时,这种困境就更为明显。例如《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很多学生只关心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和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根本没有耐心阅读原著。而且现在低年级的大学生都是“90后”,是在读图时代中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一代,他们受到的阅读练习有限,就连对《红楼梦》的理解都是来自电视剧。在这种情况下,想让他们通过短短的几节大学语文课就能自发地阅读书籍去领悟人文精神的熏陶,无异于痴人说梦。
由此,尽管大学语文教育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良好的初衷未必有良好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受到了极大的扭曲,而这种扭曲来自于各个方面。假如不能转变这种扭曲,那么大学语文教学必将越来越背离它的初衷,最后流于庸俗。
参考文献:
[1]孙郁.汪曾祺的昆明.收获,2011,(5).
此文是江苏省社会科学探讨基金项目“江苏历史题材文学作品探讨”(编号10ZWD017)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