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开门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21 点赞:20772 浏览:941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力戒关起门来教学,留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让学生听、评、写、思,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开门教学联系社会关注社会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夸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教学方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很多教师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索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
基于以上熟悉,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留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找准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以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新教材中《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时,重点放在反思人类破坏存活环境的行为上,我补充了相关材料,或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收集人类破坏自然的资料,如过度开发、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乱排乱放等,收集破坏生态的具体例子,如因生态恶化而引发的灾难——干旱、洪水等,再运用多媒体展示,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真切地感受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酷近况,以而引导学生思索、重视环境不足,正确熟悉人与自然的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组织各种活动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留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于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以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索和困惑,如清理塑料袋活动,请农民工来讲述打工经历,组织寻找网络新热词。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牢牢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小沈阳为什么会红”的讨论中,悉数名人成名之前的辛劳。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90后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索社会不足的!

三、写作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阔别生活,虚情假意,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索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我的表哥是房奴》中写到,我表哥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以农村到了城市,拿了北京户口,但又能怎样?他开始买不起房,只能租房。等工作几年有些积蓄,可一看房价还是高不可攀!父母把一生的积蓄拿出来帮着买了屋子,还一起还贷。“有时感到对不起父母,但也没办法。不过,我深知,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只有靠自己去努力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看着父母苍老的面孔和结满老茧的双手,哥哭了,“我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美好的晚年,真的很无奈。”
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现象背后的深层理由,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索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经过以上“开门教学”,我执教班的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并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质量也得以全面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