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11764 浏览:477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教学手段的一场革新教学论文,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教学对策、教学环境的系统革新教学论文。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全国的全面覆盖,农村中小学也能享受到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然而,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在学校几次公然课教学活动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在熟悉上对多媒体课件的理解和使用还或多或少地有着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为:

一、由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夸大,“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事实证实,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体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体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与设施;多媒体课件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工具和途径,也不可能代替教师的课堂组织与板书。然而在目前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手段与教学却常常异位。如一位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芦花荡》一课的教学时,以组织教学到理解课文,以巩固练习到课堂延伸,每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符的解说与浅析。课堂一开始就出现了一座“白洋淀”的画面,朗读课文完全用下载的音频文件,整节课教师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了。一节课下来,教师看似十分轻松,但是学生的手脚却被大大束缚了,少了一种应有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先入为主,代替了学生的理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想像力,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典型做法。

二、形式主义严重

因材施教,因生择法,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的需要,根据教师自身条件的需要,选择最实用、最高效、最简洁的方式进行施教,是“优化论”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然而,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尤其是上观摩课、优质课时,将使用多媒体作为必要条件,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必须添加多媒体的环节。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使用的时机、内容、形式不加推敲,多媒体的运用就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
因此,我以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目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留意以下一些:

一、因课而异,因材施教,恰到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的主导方是教师,而不是课件,课件仅仅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多媒体课件常常以“图文”并茂,“声像”兼备而自豪。但网络上的图片何止百张、千张,在选择时若不加推敲,信手拈来,课堂就变成了图片展览。很多课件还使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将教师的朗读及重点部分讲解都录入其中,一节课中耳边的音效声总是不断,殊不知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听觉的疲劳,不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因此课堂上应祛除一些不必要的声像。如某教师教学《放弃射门》一文,课件中每一幅画面都伴有教师动情的现场解说,精选的画面与教师现场动情的解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师生间相互感染,以而达到了情感共鸣。

二、结合课文,选择素材,精心设计课件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一些鉴赏类文章,如诗歌、散文、戏剧等。而像一些哲理性的文章就无需运用课件,使用课件充其量也就是代替板书而已。语文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文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非单纯的语文基础知识或文字技艺教学论文的传授。假如一味地运用课件提供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背景材料,或对课文词语、段落提供解释浅析,那么学生可能只是掌握了大量的文字材料,而并没能获得对文章的感悟,无法受到人文的熏陶。

三、突出主导,及时引导,有效组织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课件是媒体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优化媒体整合,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以而发挥最大课堂效益。而不是以课件为中心,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若课件内容过多,往往会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造成“喧宾夺主”结果。另外,制作课件时,要留意设计课件每一个画面的显示时间与重复“放映”的次数,便于教师支配,以而发挥其最大效能。
总之,教师只有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深刻领悟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和感悟性,容传统教学媒体与计算机多媒体资源于一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探讨探讨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的策略和技艺教学论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才能彰显出来。
(责任编辑韦淑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