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情趣教学艺术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5627 浏览:207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仍然出现“填鸭”现象,充分创设独立思索的学习机会,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进展,转变学生对知识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困境,而“情趣教学”艺术则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
关键词:情趣教学独立课堂兴趣
爱因斯坦的成就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积极探究事物或以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且逐渐增进感情,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情趣是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合作探究,体验意境与情感,再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构建这样的“百草园”课堂必会让学生既收获知识、培养能力,又能感受学习的愉悦。

一、构建互动课堂

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情,了解他们学习的目的、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及生理、心理特点,这就是学情。当代学生自主意识强,自尊、自信对未来布满幻想,然而意志脆弱,缺乏吃苦刻苦精神,学习不稳定易产生逆反心理等,故教学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特点,构建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的课堂方式。有位老师在教学《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布满了。然后引入“百草园”这一文段。通过互动赏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收获了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课堂,课堂离不开生活,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生活的“哈密瓜”。

二、语文课堂的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以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新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其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视野,满足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像主讲“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课,先播放湖南卫视招聘节目主持人杜海涛的片断和央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应聘《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时的出色答辩;然后师生共同评议。最后设计一组模拟招聘,学生扮演聘者与受聘者的角色,当堂模拟演示。这便打破了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了课堂信息容量,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化的课堂使学生熟悉到:语文学习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使人睿智善辩。

三、语文课堂是舞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解放儿童手脑”的教育思想,这使我想起了两句童谣:“动手不动脑,学习搞不好,动口、动手又动脑,成绩才能往前走”。这说明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让他想他所能想;解放学生的手,就是让他做他所能做;解放学生的口,就是让他说他所想说。为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学生在积极介入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我在教学《核舟记》时,别出心裁地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桌凳、书本等为道具,按核舟上的布局,小组内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当堂即兴表演,然后把表演的情形绘成图画,相互交流,再选择代表作品进行评议,“核舟的结构布局”便在学生的表演中被背诵、被理解、被吸收,整个过程布满了欢乐情趣。实践说明: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是演员为导演,学生变观众为演员,就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调动口手脑等各种器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而乐中培养了形象思维、理解思维、情感思维,有学习的主人的惬意,而学习不再是一种劳役,而是一种享受,课堂不再是“三味书屋”而是童话的“百草园”。
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拥抱“情趣教学”的艺术就是把单纯传“道”的“三味书屋”转变为能满足学生求知欲,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百草园”。
汪承美,教师,现居湖北阳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