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33338 浏览:1552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实践证实,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适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练习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上风,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刻的掌握而且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深字词句的理解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必须通晓字词、理解句段。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领其义。如教学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时,同学觉得“纵目楚天舒”的“舒”字不好理解,很多同学则理解为放眼望楚地的天空心里非常舒服,而写词的本意却是放眼望去楚地的天空十分开阔。为此我制作了一幅主席横渡万里长江的彩色投影片,湛蓝的天空,蓝蓝的江水,海天一色,主席边畅游边仰视苍穹。有时还给学生播放配乐朗读,使学生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激发情趣,掌握了字词含义,读懂句子,为本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一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是通过对课文情节的掌握。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情节,不仅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而且也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时,可借助电脑播放一个Flash。这样,文章中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展现在学生眼前,能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美感。又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们同样使用电脑让学生浏览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沧海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的美景,接着配乐朗诵欣赏,图文并貌,感受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再通过对Flash图片的观察,再通过分组讨论集中交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掌握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知识。课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扎实深刻,课堂教学效果极佳,这样就逐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
读固然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但怎样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特别是那些带有浓郁感彩的诗歌,如能运用电教手段,阅读后学生理解的效果是很理想的。
比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文中多次出现雪景,固然学生都看过雪景,但对那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丽景象,却未必有所领略。因此,我创设了全词的意境,屏幕上出现一幅幅山川、河流披着银装的画面,刺激了人的视觉,可以感觉到冷冷冷气扑面而来,学生即使没有去过北国,没有亲身体验过大雪,也能感悟这种壮观。同时,在这壮丽的背景上,音乐轻轻地响起,伴随着慷慨激昂的男声朗读,全词缓缓地打出。但是,一堂课假如仅仅是“看电影”“变魔术”,就会失去那种应有的语文味。于是,我开始静音,学生看字幕,齐声朗读全诗,然后,消去字幕,仅仅让学生看壮丽的雪景,高声朗读(背诵)全诗,如此多样地反复朗读,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在全班情绪高涨,感情即将升华时,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的画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让学生回溯历史,领略他们的丰功伟绩,又放了一组组的“长征”画面,“飞夺泸定桥”等片断,真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在这种感人的情境下,屏幕上恰到好处地用大字打出“数人物,还看今朝”,此情此景,学生对中心的理解必将是深刻的难忘的。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已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周游到那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中,领略了“山河如此多娇”的壮阔意境,为理解全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公道运用不但可以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推动教学论文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浅析解决不足的能力,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