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原生态”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5986 浏览:208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原生态”呢?我的看法是:

一、让学生的情感回归“原生态”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对同一个人和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熟悉、理解,同样,每个学生对文本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我们的语文教师总喜欢让学生产生一样的情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情感强加给学生。
比如《花瓣飘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情节虽简单,但情真意切。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提问道: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用一个词说一下。
生1:好孩子。(教师的表情似乎是不满足)
师:好在哪里?
生2:她关心妈妈。
生3:她疼妈妈。
生4:她爱妈妈。
师:还能不能找到一个更确切的词?
学生们面露难色,想了好久,就是找不到令这个教师满足的词,最后经过教师多方点拨,终于说出了:“懂事”的孩子。
对于教师的这种引导和浅析,笔者以为太牵强。有没有必要提出这个不足让学生回答,先不去质疑。为什么非得让学生说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教师才罢休呢?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渗透、感染,就是潜移默化。教育最忌讳的是说教、贴标签,最厌恶的是虚假。作者本来就是用朴素的文笔来写浓浓的亲情,没有时代烙印,没有政治色彩,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原生态”情感。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被教师点拨得没有了最原始的感情,有的只是改编的、教师强加的感情。
所以,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我们还是应该还原最质朴的情感,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尊重学生的思想,保护学生的情感,那才是最“原生态”的、最珍贵的、最不虚伪的。因此,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保护文本的“原生态”情感,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不要有意或无意地点破、拔高或篡改文本的情感。

二、让教学手段回归“原生态”

每个学期,教师都要参加或者准备几节探讨课、公然课,教师要花费大量精力做准备,还要试教演练,绞尽脑汁地设计出彩的环节,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画画、游戏、表演等。当然,这些策略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运用,是有一定成效的,但用多了,就难免让人觉得这样的课是在演戏,没有实用价值……三年级课文《雪儿》讲述了“我”为受伤的白鸽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的事,是小作者纯真、善良感情的自然流露。有位教师却非要学生又画画,又表演,还设计课件,把一篇优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课堂教学变得花里胡哨,学生的情感被肢解得找不到“北”。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风趣幽默,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一笔一画的板书,一字一句的感情朗读,我觉得这才是“原生态”的语文教学。沈阳杨巧云老师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她的教学策略只有两个词“多读、多写”,她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写日记,年复一年鼓励学生读课外书,是非常“原生态”的教学策略。但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教学策略最原始的教师,教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我们的语文教学手段也要回归“原生态”。

三、让读书回归“原生态”

纵观现在的阅读教学,很多年轻教师在“读”上花了大量的工夫。一位教师在设计《微笑着承受一切》读书时,运用了以下策略:1.按照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学生先读,教师范读,再指导学生读,要读出桑兰的坚强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态度;3.几个学生读完后,教师问,谁还能比他们读得更好、更有感情?4.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读得好,最能表达出桑兰的内心世界;5.哪些文字让你感动,就多读一读……读的形式多样,课堂上很“热闹”,也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可惜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学生显得很被动,被牵着走。假如让学生自读自悟,再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资料了解桑兰的事迹,他们就会领悟桑兰的坚强意志和积极乐观精神,以而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原生态”的感受。
还有一些教师除了读书,还要讲解,非要把文章浅析透,把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讲透,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的寓意让学生记下来、背下来,以为“不讲怎么能行”?实在讲解只能使人明理,而朗读却能让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作为语文教师,重视读是应该的,但要让学生喜欢读,读出自己的情感,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尤为重要的。书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让我们回归文本的“原生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吧!
(作者单位:徐州市矿山路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