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与温习反思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4639 浏览:120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就陕西第一轮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有效教学;如何将新课程与高考进行公道对接;如何有的放矢的地指导新高考温习等三方面尝试作了详略得当地反思,对过程中的具体操纵作了较明确的归总,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鉴戒。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温习反思
2010年全国高考已悄然成为过去,作为亲身经历第一轮陕西高中新课改的一线语文教师,回顾三年的高中课改之路,每一步都布满艰辛坎坷,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谓一言难尽。但整个三年的教学,由于牢牢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牢牢把握住了高考考纲,教学内容与温习涉猎知识均正确充分到位,以所教学生在高考中大面积的语文高分中,我已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反思2010届高中语文的教学与温习,我以为最大的收获是尝试了用以下策略组织教学。
一、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公道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学联系,摸索出适应新课改和本校学生实际的高效教学途径。
高中新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块,内容涉及深广,教学课时有限,要想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完成以上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整合。以必修1-5为例,每册书均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内容可谓繁杂零散。为实现新课改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我尝试对教材做适当的整合,即在必修1-5“阅读鉴赏”部分的课堂教学每进行到让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时,便有计划地适时穿插“表达交流”部分的相关内容;同时,将“梳理探究”部分纳入学生课余探究作业中,要求他们对汉字、成语、修辞、对联、逻辑、古代文化常识、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等内容作自我梳理、拓展归总,并在课堂上以课件和文稿的形式做探究成果交流和展示;而对“名著导读”部分的教学,基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暇看完全部相关古今中外大部头的作品,便酌情化繁为简,利用自习延点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经典电影,或分节播放百家讲坛之“于丹论语心得”,并明确要求以写观后感、听后感的形式做深层次鉴赏探究,且在成文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终极评定等级与学分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介入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如此处理,使1-5模块的教学显得较为公道、紧凑、以容而有序。
二、让平时的教学为终极的高考服务,尝试发掘新课程与高考的最佳结合点,并作公道对接,力避高三语文迎考温习陷入“毕其功于一役”困境。
众所周知,新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夸大以学生为本位,力求摆脱和消除以往有着的不良的填鸭式教学,使得语文教学提高到更人性化的位置。以表面看,这似乎与高考夸大的知识工具性大相背离,但究其根本,二者并不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以海南/宁夏近三年的高考试卷为例,整个试卷结构包括科技文阅读,古文阅读,古诗阅读,小说阅读或是传记阅读(选做)以及成语、病句、句子连贯等语用知识,外加一篇作文。以考试涉及的内容看,高考明显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文本的品读能力及其写作能力的考查。联系新课程理念,我们不难发现,高考检测的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对应的就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高考考查的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有效的策略正确解读作品,而这恰又与新课标中的“过程与策略”相通;假如能通过整个高中教学,指导学生在阅读任意一篇文章时,都能真切感受作者的观点、思想、情趣,拥有自己的独特的心得,或是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积累感悟随时诉诸笔端,写出真情,则就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收获!可见,新课程与高考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又怎能将它们硬性割裂并横加对立呢?明确了这一点,在高一高二的整个教学阶段,我都力求依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站在高考的制高点上设计组织教学。
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花大力气探讨和挖掘必修课文及相关练习中的有效资源,并加以整合,使之系统化,序列化。每一册书学完,都要指导学生做好整理与积累的工作,为高三温习作铺垫。同时,以应考的角度对选修课进行公道配置,根据我校学生和高考的实际需要,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和《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选修教材,与高考内容对接,并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留意与必修模块的有机结合,既有对新课的吸收和消化,又有对旧知识的温习和梳理,以期温故知新,努力发掘打造新课程与高考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再以难点“诗歌鉴赏”为例,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我将“读得懂、悟得准、说得清”作为适应新课程与高考要求的总体目标,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读得懂”,包括懂人: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以至创作风格;懂背景:把握作品是诗人在怎样一个特定时期创作的;懂技艺教学论文:明了诗歌的特点和诗人的表达技艺教学论文;懂“诗家语”:知晓诗歌对语言的变形。2.“悟得准”,即在大致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意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而进入到具体的意境中去更加正确地感受诗人的思想与情感,感悟作者的心声,与作者发生共鸣。3.说得清。高考诗歌鉴赏能力结果的最后量化评判依据是“言传效果”,所以,“意会”不误,“言传”清楚应是诗歌鉴赏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学生要正确的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感悟理解,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离不开教师平常有针对性的各种形式的练习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进一步指导学生对诗歌按内容、思想、技艺教学论文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类,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术语。有了以上的铺垫,当高三总温习进行到这一板块时,学生普遍显得轻松自如了很多。
三、认真探讨考试大纲和课改区高考试题,密切关注新课改区的高考走势与动向,温习做到有的放矢,灵活、扎实、高效。
我校语文第一轮温习正式开始于去年的10月底,当时新考试大纲尚未出台,考什么,怎么考,只能依据率先进入高考的课改区的往年试题进行推测。故此,我认真梳理了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区07-09年的高考真题,将对知识点横向探讨和对高考成卷纵向探讨相结合,对照摸索新旧高考的联系与区别,以而制订出较具体的教学计划,对温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作为新课程的首次高考,我在温习教学中坚持用一定的
时间和精力逐一落实5个必修模块和4个必选模块的温习,且牢牢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四类题型并把它们作为温习重点。第二轮温习开始时,新考试大纲业已出炉,使得温习目标更加明确。一方面,我认真落实新考纲的要求,严格按照新考纲规定的内容实施重点专题温习,另一方面,对前期温习中出现的遗漏与不足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与拓展,同时,随时留意调整温习策略与节奏:或交叉温习、或回复练习,或捉住一点,四面出击。以成语专题温习为例,就发散出如下分支:成语中的易错字音,易错字形,易错字义;成语使用不当形成的方方面面的语病;成语中虚字的作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成语中的修辞手法,文学常识;成语中的哲理认知;成语在书面表达中的地位;成语在作文命题中的作用等等,而所有这些,又都是直接涉及考纲的考点。这种“发散式”的温习策略,能以知识点牵发考点,上下勾连,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系统认知和掌握。
在温习的最后阶段,我还高度重视浅析试卷中有着的不足,对学生普遍犯的错误做归因思索,帮助学生总结教训,及时纠错;对特殊不足则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解决,同时也高度重视综合试卷的讲评。就代表题型讲解题思路,讲答题技艺教学论文,讲易入的误区,讲突破的环节,讲思维的便通,讲知识的迁移,并查缺补漏,对普遍有着的典型不足,再加专题进行辅导,力求以根本上杜绝失误。此外,对学生考试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习惯,诸如审题偏颇,答案欠确切,简答题与作文不按要求,背诵默写添漏错字以及卷面不洁,书写潦草等细节,则果断纠正不留后患。
由于三年来找准了新课标与高考的结合点,教学与温习对二者进行了公道有效的兼顾,此次高考取得了较为令人满足的效果。当然,以上尝试尚有着很多不成熟之处,还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以充实和完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