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34383 浏览:1576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主要谈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主地去解读课文,我将以探究的兴趣、氛围、契机、成果、空间等五个方面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讨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探究;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学生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要求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专心体悟、质疑问难、养成动口动脑习惯。语文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为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革新教学论文,允许学生自主地去解读课文,它关注的是过程和未来。那么,究竟在语文阅读中如何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激发探究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学中假如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讨。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运用,播放相关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往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其心中涌起“一探究竟”的冲动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兴趣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现行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其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最后一片藤叶》、《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因此,教师可针对其故事性强的特点直接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以而吸引学生自行去阅读课文、探求新知。
假如课文内容不具有故事性,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来牵住学生。例如教学《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先播放了一段音乐,并告诉学生这是贝多芬创作的有名的《月光曲》,接着用课件展示了鲁迅的一些文学作品和清洁工人打扫街道的画面,然后捉住标题设疑:“灵魂指的是什么?”(思想、才华、知识、人格)“生活中哪些人具有这样的灵魂?”(鲁讯、贝多芬)“平凡人有高贵的灵魂吗?”(清洁工人)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便纷纷一头扎进课文,迫不及待地探究起来。
2创设探究的氛围
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置身于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其身心将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最活跃,这时便会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因此,教学中创设出良好的情境与氛围易于驱动学生自主地步入探究活动中。
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向游客先容济南,你会说些什么?这一情境树起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大都以导游的身份自居,争先恐后地发言,教师则相机将学生谈到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设想板书出来,然后因势利导说:“你们想知道课文是否讲了这些内容、是怎样写的吗?这样自然而然地将正在兴头上的学生带入了自主解读课文的探究中。
又如教学《纪念白求恩》一文,先让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白求恩”,然后播放白求恩对工作极真个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感人事迹的电影片断,让学生“未见其人,先闻其神”,头脑当中闪现出白求恩高尚、伟大的形象,心底里升起对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崇敬之情后,我就“移情入境”导入:可是这样伟大的战士却在为中国伤员做手术过程中感染病毒而离开了我们,就是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这样以情为细节也能顺理成章地帮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自主地来解读课文。
3捕捉探究的契机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讨。”可见教学的艺术并不仅在于传授、讲解,而在于引导、激励和鼓动学生自己去实践、去创造。但是学生由于受主体认知、感受能力、探究策略等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对课文内容产生“肢解”或“误解”现象。为此,教师应善于察言观色,引进一些直观的画面,果断地捉住课文中内容的“矛盾处”、“联系处”、“蕴藉处”等有利契机机智地帮助学生们找准正确解读课文的切入口。
如前文提到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学生经过自己探究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济南冬天美丽的雪景,然后捉住文中的矛盾处:济南的冬天下了雪应该很冷,那里为什么还是温晴的?这一明显的反差让学生作深层的挖掘,学生才会在反复的研读下真正感受到“下了雪也不会冷是由于济南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又如《桥之美》一文我引导学生观察了各种大小桥图片之后捉住文中的联系处:桥的美不仅在于自身的结构,更在于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七根火柴》一文教师可插入一张卢进勇交火柴的画面后,捉住了文中的蕴藉处:明明可以以夹着火柴的党证中得知主人公的名字,可作者为什么偏要以“无名战士”来命名?这样捕捉住探究的契机就能让学生深入领悟作品的内涵。
4珍视探究的成果
在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可运用有效手段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成果。此时,教师应留意两个不足:其一,创造出学生敢于、乐于自我表达的环境,煽动全体学生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其二,则是珍视学生自我表达的“片言细语”。也许这些“片言细语”是学生长久冥思苦想得来,也许是忽然间的“茅塞顿开”的悟出,但都是他们来之不易的探究成果,教师若是能“感同身受”地小心翼翼地予以珍视、赞许,定能让学生尝到探究成功的乐趣后扬起探讨和革新教学论文的风帆,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闯入革新教学论文的境界。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我组织学生交流探究成果时,有学生提出:“我”爬到悬崖的石架上,上不来下不去,父亲来了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抱下来,却让“我”按照他的说法去做?学生的这一见解是结合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的质疑。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生经过探究后也提出了疑问:于勒既然能在船上卖牡蛎,他在赚钱为什么菲利浦夫妇还躲着他?你能说他们这种批判性的解读是错误的吗?恰好相反,这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迸发的体现,当我及时于课堂上对质疑的学生予以“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赞许后,学生有点“受宠若惊”了。在以后交流阅读感受时,他们能踊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无疑,老师对他们前面探究成果的肯定,对其人格的尊重在其中起到了很多微妙而又意想不到的鼓舞作用。
5拓展探究的空间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让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好语文。因此,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留下的空间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探究所获得的点滴,如语言的积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写作策略的领悟等进行拓展性的练习,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故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问问他的景况”,作者没有昭示,教学中可捉住这一暗语,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闰土的讲述来补充作者要提的不足,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说话中运用自己解读课本的所学所感,把握文章的内涵。
又如《油画伏尔加纤夫》一文我再次让学生欣赏纤夫们拉纤的画面后,就捉住文中末尾“你看,他们几乎匍匐着前进,多么想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啊!”这就是作者留下的一个空间,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空间,让学生结合这画面进行公道的想象,来说说这群衣衫褴褛的纤夫将如何踏平世界的不平路,这一拓展性的探究练习,就能让学生运用自己对课文的解读所得,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提高自己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努力去尝试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论文,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讨时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探究的思维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尽兴地翱翔,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革新教学论文、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2003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教育学心理学》
[3]2003年孙春成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4]2003年施良方主编《教学论述》
[5]2009年方正平主编的《软件导刊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