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16044 浏览:708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肖成全教授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要保证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我以为教师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笔者想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感受。

一、优化教学气氛——和谐

同等的人际联系,尤其是同等的师生联系,以及由这种联系所营造出来的一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是语文教学能够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自主进展的基本条件和条件。
我们反对型师生观,也反对放任型师生观。型师生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极力夸大,教师主宰一切。课堂气氛高度紧张,学生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学生没有自主权。放任型师生观又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到极致,排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提倡主体型师生观,师生联系应以同等为基本原则,教师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主人,对学生尊重、信任与热爱,学生也尊重、信赖教师,师生联系和谐。

二、优化教学过程——主动介入

主体教育论述告诉我们,介入活动是主体的本质内涵。唯其介入活动才是主体,不介入活动则不是主体。因此,教学过程的优化,要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全过程介入学习。我在教学时,把课堂教学的环节定为三环。
第一环:展示目标、启发介入。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建立、制订展示练习目标。这一目标必须是体现小学语文教改精神的,是符合教材单元练习重点的,也必须是体现学生主体性进展的情感目标的。
第二环:围绕目标,深入介入。首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通过自觉主动地查字典,使用其他工具书或教师辅导,扫除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障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有关知识。在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自我探究。针对学生不明白的不足、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师作画龙点睛的讲解,通过教师的点拨诱导,完成练习目标。
第三环:检测反馈,拓展介入。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一些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的题目,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消化、运用,形成技能。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读、思、议、练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三、优化教学手段——“软”“硬”兼施

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是改善教学策略,提高体素质的有效手段。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硬化”了电教设施,我以为也应在软件管理使用上下功夫。应坚持让“电教设施进教室,电教备课进教案,电教手段进课堂,电教成绩进考核”。
在运用电教手段时。我以为应夸大“恰当”二字,即用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用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用在学生思维的困惑与转折处。恰当地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电脑等电教媒体教学,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并保持良好的记忆,推动教学论文积极思索,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

四、优化教学形式——合作互学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交往过程。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仅仅把学生当成个体的,封闭的、被动的“知识容器”,关注的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的知识流。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交往技能,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进展。
针对这种弊端,我采用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辅导三者结合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小组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前后桌4位同学分为一组。“组内异质”是指根据性别、成绩、个性、守纪情况教学论文等的公道差别来建立学习小组,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别性与互补性,有利于组内成员的主动介入与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在课堂教学中,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的中间环节。不仅克服了单一授课制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策略“一刀切”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保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学生教学介入率。小组的竞赛、同学的互帮互学以及友善而激励竞争,进展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同时给每个学生公平介入的机会。在介入中学生自我体现,自主进展,自主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兴趣爱好得到充分进展,以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要做到四个结合:①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读书相结合;②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③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④传授知识与教给策略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把学生的自学,小组的讨论,教师的讲解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优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选择教学策略不仅要考虑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依据学生的素质和特点。由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的教,终极还要落实在学生这个主体上,并通过这个主体体现出来。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所以必须最佳地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不能撇下学生,而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意志、技艺教学论文、身体、学习心理各方面是不同的,各具特点。因材施教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时应严格遵循的原则,体现在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学质量上的全面性提高。假如我们选择教学策略时搞“一刀切”,或者只考虑一部分学生的素质,势必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教师整体素质并实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语文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我以为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检讨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需要持久的热情和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责任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