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赋魅\去魅与复魅:我国高校师生联系嬗变相关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34878 浏览:1585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知识的无比崇拜、对教育的一贯尊崇一直滋长着学子们的“塔”情结。直至后我国大学教育恢复,“塔”式师生联系仍然魅现大学校园。近些年来,随着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等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日渐去魅,高校师生联系也随之变异。去魅后的高校师生联系非正常化进展,引发了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展的某种焦虑。而这种焦虑背后,隐藏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复魅诉求。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知识;师生联系

一、“塔”情结与高校师生联系的赋魅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知识的崇拜、对教育的尊崇培育了人们的“塔”情结。直至20世纪末我国大学教育的恢复,这种“塔”情结仍然缠绕着大学校园,并赋予高校师生联系以魅力。

(一)高等教育的“塔”情结

在自然经济社会里,新的生产力生发乏力,社会变化极其缓慢,不管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还是日常起居、待人接物,人们都是根据经验行事的。经验的固化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知识。对经验的顶礼膜拜形成了最初人们对知识的原始崇拜。人的经验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也就是说知识的获取通常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不过,自以人类有了书本文字作为知识积累的载体后,读书识字便成为了人们快捷获取知识的手段。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采用“学而优则仕”的对策筛选人才,帮助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士子们十年寒窗,悬梁刺股,一旦考取,则具有了做官的资格,便可告别被压迫、被剥削的被统治阶级,跻身于统治阶级,不仅可享受“吃皇粮”的待遇,而且还可以在诸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的潜规则中享受超常规的特权。知识不仅能改造世界,而且还能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人的命运。“学而优则仕”的“鲤跃龙门”功效,使得人们对知识的崇拜进一步转变为对“金榜题名”的追逐。如果说人类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最初对知识的原始崇拜,那么“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造成了人们对知识的绝对崇拜。
不过,在封建时代,往往需要数代人努力才能供养一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读书人,接受高等教育(以太学、国子监等为代表)需要经济上的有力保障。落后的物质条件制约和统治阶级的有意限制,彼时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进而考取功名。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成为一种特殊的权利,而且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知识在社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尤其是在底层社会里更是如此。读书识字、接受教育成为了无数人特别是底层人民的梦想。晚清的武训行乞兴办义学,表达的正是底层百姓对于教育的千年渴望。
教书育人、读书识字需要在特定的场所进行。作为教书育人、读书识字的场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后来的书院,在人们心中是盛藏书本文字的地方,也就是盛藏知识的地方,是知识的象征。人们对知识的崇拜犹如对祖先的敬拜,视书院如同祖庙、宗祠一般神秘、神圣。只有那些有资格接受教育的人和教育者才能进出书院,没有资格者不得擅入。否则,人们就有亵渎知识神圣性的负罪感。因此,书院成为了读书识字,获取知识的神圣净土,或可称谓中式“塔”。
进入近代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下,中国掀起了一股学习和介绍西方现代知识的浪潮。随后中国现代大学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包括著名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西风东渐的过程中,中式“塔”日渐消逝,西式“塔”日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高校的“塔”之喻是在结束后十年达到顶峰。这与十年造成知识荒芜、大量知青的花样年华被无辜耗损的严酷现实紧密相连,或者说,十年铸就了十年不散的“塔情结”。尽管现实通常不那么完美,但正是在“现实不完美”的前提下,大学这所“之塔”才显出它的完满性和感召力。以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直至20世纪末,对许多考生来说,进入大学不仅意味着以此脱离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涩生活,而且意味着成为跨入社会的精英群体,成为时代的宠儿。如果说高等教育制度在暗中允诺的光明前景映射出“十年寒窗”的现代莘莘学子的某种“鲤跳龙门”心态,那么大学校园所营造的知识氛围则滋长了学子们心中的“塔”情结。

(二)“塔”情结下的师生联系

在商品经济尚未成为社会主导力量的大背景下,在高等教育还没有向“产业化”转轨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高校的师生联系大体上维系着传统的师道方式。

1.“为人师表”与“尊师重道”

由于在经验受到特别膜拜的自然经济社会里,年长就是资本,老年人是智慧的象征,因此人们认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也就是比我们有知、有学问和有智慧的人,是值得尊敬和效仿的对象。因此,在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社会里,人们常用“先生”和“老”来表达对教师的尊称,即有“(教书)先生”和“老师”的称呼。不同于现代的革新学习型社会,前喻文化社会是一个模仿型社会。作为长者和被模仿对象,教师必须要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表率,这就是所谓的“为人师表”。
在人们看来,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又能“为人师表”的教书先生,是最有资格出入高等学府并执掌教鞭的。在神圣的“塔”——高等学府里,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甚至他们本身也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知识象征。由此,教师在前喻文化里获得了绝对的权威形象。因此,在前喻文化社会中,教师的形象闪耀着智慧、权威、先见等多重色彩。人们的知识崇拜和“塔”情节与对知识传播者的尊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尊师重道”的传统。

2.“传道授业解惑”与“师恩孝道”

如果说“为人师表”和“尊师重道”只是对传统师生联系一般性描述,那么“授—受”的产生才是具体师生联系建立的基础。只有教师亲自“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才会真正产生“受业”之恩,而且“授—受”的互动愈多,师生情感愈深。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通过对父子自然血亲联系拟制——“师徒如父子”,自然血亲“父亲”身份扩张成为教师实施教育权、惩戒权之基础,以而为尊师重道提供有力之道德支持,并由此建构出一套师生联系的纲常系统,并成为指导和约束师生行为的角色规范。
在这种“父为子纲”的师生诉求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具备仪式性和程式化,而且具有无限道德责任。如同父亲可能面对“养不教,父之过”的指责,教师也将可能经受“教不严,师之惰”的拷问,为此教师不能不对学生“呕心沥血”。对于学生而言,“受业”既是他们增加知识、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是接受道德熏陶、培养纲常意识的主要渠道。“授业”教师如同再生父母,再加上教师在“言传身教”过程体现出的师爱,汇聚成浓浓的“师恩”,因此学生就不得不以“孝顺”回报这种“师恩”。学生以“师以有德有识者”为幸,老师以“学生孝顺有为”为荣,这是一种基于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的师生联系表达。

二、高等教育去魅及其师生联系的变异

(一)高等教育的“去魅”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启动,特别是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以来的社会加速进展,现代化的各种力量(如化、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分工等)推动着传统等级型师生联系向现代平等型师生联系的转变。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角色安排,通过一种身份性强制建构了不平等的师生联系,即学生对教师之身份依赖,而教师则获得了身份优位。同时,以“父子”隐喻“师生”则于身份认同之中又包蕴了一种钳制。然而,在强调个体平等、独立的现代法制社会里,无论是师生还是亲子之间,都不再是一种带有等级制的隶属联系,所有个体都是现代国家的平等公民,具有独立人格和行动自由,平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在现代大分工中,神秘性、神圣性的教育被还原成一个单纯的职业概念,传统“师亲一体”的老师也蜕变为单纯的“教育工作者”。当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也将获得较大的个人空间。他们需要遵守的仅仅是现代职业道德规范,而不再是“终生为父”的规条。与之相适应,作为平等公民身份,学生同教师一样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体,他们只需遵守学校纪律,而不再受传统道德的禁锢,也不必受教师的个人意识所左右。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