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让英语复习课充满活力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5760 浏览:206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进入初三下学期,新课很快结束,英语课进入全面复习阶段。面对中考压力和庞杂、繁重的复习任务,此时的学生往往会觉得身心疲惫,而复习课与新授课内容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新鲜感,如果教师不注意采取措施,让学生摆脱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有的同学往往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潜心钻研,广泛调研,及时征询学生,沟通家长,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英语复习课尽可能保持活力。
如何让英语复习课充满活力呢?本人通过学习借鉴他人文章并结合反思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教学论文,让英语复习课堂充满活力。

一、在上课方式上翻新

过去,我常常抱怨学生没规矩,知道上课时间到了、看到老师来了还不愿静下来准备上课,可转念一想:有的学生固然不好,需要教育、管理和约束,而我这个为师者自身是不是也有理由呢?
做得对不等于做得好。不顾学生的需要与感受,孤立地准备一节又一节的“好”课,只考虑自己如何抓紧时间完成一个又一个复习、训练任务,天天老面孔、老服装、老腔调、老花样,当然令有些学生不愿上课而宁愿抓紧时间与同学再打闹一下、再说上一句闲话。我想到,每日艳阳高照也未必总令人开心,再美的歌曲也不能老听,再香的菜肴总会吃厌,再好的地方也不能老呆在其中不出去逛逛。人人需要得到及时调节。同样的道理,再好的课堂方式也要准备有多种变换方式以供交替使用。比如导入环节,假如前一次课是以严肃性、科学性较强的疑问激趣法导入的,这一次课就可考虑换用融知识与活动为一体的游戏、比赛法导入;昨天用的是有声语言引人入胜地导入,今天就可尝试以无声的板书呈现错句、错题吸引学生眼球;大部分时候用生动直观、容量较大的课件导入,偶尔也别忘了用用传统的朗读、背诵、默写检查法开始,尽管有时只是来得及讲究一下方式上的翻新,我感觉复习效果也会大有改观。

二、在上课策略教学论文上革新

初中五册书全部教完后,没有了真正新鲜的教学内容,平时学习本来就已经很不错的学生容易因此不知不觉地厌烦老师对知识的重复再现,老师如果不能察觉并关注这部分水平较高学生的期望与需求,他们也会一反常态、出乎意料地出点“乱子”。我的做法是:
1.“我来做老师”。请学生尝试做小老师,复习基本短语、基本句型,讲评试卷等。课上在基础较好的那部分同学中随机抽学生到前面做“老师”。 目的是复习基本短语、基本题型。学生准备得认真,有的也称的上作风严谨,应该说效果不错。
2.“两两单挑”。目的是复习错题,避开再犯同样的错。人都有竞争的意识,让学生互出错题,同桌“PK”,紧张、刺激。
3.“故事接龙”。目的是开拓学生视野,综合提升能力。将复习的重点短语和句型以听写方式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按座位顺序一人一句口头编故事并尽量用上所复习的知识点。看谁反应快,句子准确而且有趣。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感兴趣,不善于开口的学生也不得不讲英语了,复习过程扣人心弦,效果显著。

三、保证教学内容富含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性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仅停留在注重教学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追求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学生并不对英语学习产生真正的热爱,往往会一味地跟着老师看热闹,好多人还是不会自己学习,永远依赖于教师这一拐杖。苏霍姆林斯曾说:“一个人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运用在记忆上,而运用在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世界里”。
我们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主要教学目的也是“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现代教学的特点,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重要量。通过设计,使教学内容富有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性,更能促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沉浸在探讨新知、追求能力及品位新提升的乐趣中。

四、鼓励学生积极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总结语言现象,探寻语言规律

要想使复习课真正不令人厌倦,就首先要让学生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理解复习活动的重大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我指导学生,复习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将平时零散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将淡忘的知识熟练化,补齐所缺的知识使自己全面化;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归纳、总结、提炼英语语言现象,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则、规律,然后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创造言语,表达感情,描述生活,描述世界;中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处处有考场,要通过探讨考试题型,总结应对对策,加强专题训练,勇敢接受人生第一搏的考核,学会准确化、系统化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
鼓励学生按考试题目要求练习,并指导学生在试写后反思、比较,启发学生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用什么策略教学论文最适合自己?上好复习课,使学生不仅取得中考成功,而且获得聪明的头脑、幸福的人生,是我们为人师者的共同心愿。本人愿为此继续努力,做出新的探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